都江堰简介,都江堰ppt课件(上海人都江堰终身免费游)
- 创业
- 2022-06-05 10:31:46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旅游景区。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部,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它建立于秦赵浩棋末年(约公元前256 ~ 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以前龟灵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布水鱼嘴、飞沙堰、瓶口组成。2000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拥有数千里良田的‘天府之国’。截至目前,灌区已达30多个县市,面积近千万亩。它是世界上最古老、唯一幸存并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特点是无坝引水。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都江堰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雷关、李堆公园、玉雷山公园、玉女山、灵岩寺、赵普寺、崔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都江堰景点扩建。龙符寺龙符寺位于李堆公园。它紧挨着一个深水池。相传北宋初年,李冰父子在此打水时曾降伏恶龙,遂将供品改为李冰,取名“龙符寺”。现存大殿三座,前殿为东汉(公元25-220年)李冰石雕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鼎、唐代贤舍利、青城山出家的公主等。观复也被称为老王庙,李公祠和李公庙。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崇实认为:“虽圣,不从父食。占公之功:对蜀国也有很大贡献,出力可固不待子。是时候忘记你的祖先了,这样你就可以隐藏你父亲的清白了?”2.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情侣桥”。位于都江堰的鱼口上,横跨内外两条河流,被誉为“中国古代五桥”,是都江堰最具特色的景观。它建于宋朝以前,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乱。古称“竹浦桥”,宋春华元年改为“石平桥”,清嘉庆年间修建的新桥改名为“安澜桥”。原索桥以木排、石墩为支撑,用粗大的竹缆悬河,上盖木板,两侧以竹缆为围栏,全长约500米,桥为钢索混凝土桩。3.卧铁是内江“凤栖窝”埋藏的冲刷滩标,也是内江每年冲刷河床深浅的标志。传说李冰筑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石马,每年以此作为冲刷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存的四条卧铁分别于明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一九九四年入土。游客在里堆古园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个卧铁的复制品,至今还埋在内江河床下。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都江堰
都江堰介绍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修建和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部,岷江上游340公里处。都江堰是在大约256年到251年前,由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创建的。经过历次整修,都江堰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都江堰枢纽可分为堰头和灌溉水网两大系统,其中堰头包括余醉(引水工程)、沙飞堰(泄洪排沙工程)、宝扣口(引水工程)三大工程,此外还有内外金刚堤、人字堤等附属建筑物。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为主,具有防洪排沙、输水和城市供水等综合功能。由其灌溉的成都平原,是举世闻名的“天府之国”。扩展资料:姜堰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同时还具有输水和城市供水功能。它将岷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向雷宇山的东侧,这样,成都平原的南半部不再受洪水的困扰,而北半部则没有干旱。千百年来,岷江化害为利,惠及农桑,把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靠人,无饥荒”的“天府之国”,进而推动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江堰初建时以航运为主,灌溉为辅。正因为如此,岷江和长江可以通航,岷江上游丰富的木材也可以运到成都,使成都成为秦以来蜀国的交通中心。除了水运的好处,随着灌溉渠系的发展,都江堰在农业灌溉方面的好处也越来越被世人所倚重。岷江左岸的水从雷宇东侧的瓶口流出后,沿着李冰挖的两条干渠流向成都。西汉时,在蜀郡太守文翁开了一条新的干渠,把岷江水引到成都平原以东。东汉时用“二十里石”修筑“望川院”,使灌溉渠延伸到现在的双流牧马山高地。同时,岷江右岸的引水渠系在李冰时代开辟的杨沫的基础上延伸至成都平原的西南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汉代,都江堰灌区已经从秦朝的郫县到成都,发展到彭县、广汉、新都,灌溉面积“一万多顷”(汉代约70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江堰的灌溉系统不断得到扩建和改造。60年代末,灌溉面积达到678万亩;到80年代初,灌溉面积扩大到龙泉山以东,修建水库近300座,灌溉面积858万亩。此后,进一步的灌区改造使灌区扩大到1000多万亩,总引水量达100亿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灌区水利工程。来源:百度百科——都江堰
都江堰的简介
成都平原西部距离成都55km,通过全封闭高速公路需要25-30min。都江堰距离青城山大约17公里。它的名字来自都江堰,这是公元前256年由秦书县的李冰修建的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部,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仅存的水利工程,以无坝引水为特色。本工程主要由鱼嘴引水堤、飞沙堰溢洪道、瓶口进水口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河道自动导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的问题,杜绝了洪水泛滥。
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