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南宁国际民歌节,南宁民歌节PPT(2012南宁国际民歌节节目单)

摘要: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节日简介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各族人民历来有唱山...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节日简介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各族人民历来有唱山歌的习俗。刘姐是壮族人民心目中美丽与爱情、智慧与才华的化身。在节日和重大节日期间,人们通过唱民歌来相互交流。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传统的歌会。在这一天,许多壮族女孩、男孩甚至老人会在田野里的山坡上互相唱着民歌,用歌声做爱和会见朋友。他们用节前准备好的五色糯米饭和鸡蛋,先祭了宋的仙女刘姐姐的塑像,并为她的才华祈福。为了弘扬民歌,广西从1993年开始举办民歌艺术节。人们在民谣节上通过歌曲表达爱意,通过歌曲结交朋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民歌已成为广西各民族、中国各兄弟民族、世界各民族之间一道飞舞的彩虹。为使民歌节更具特色,自1999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定于每年9月、10月或11月在南宁举办。南宁市人民政府邀请文化部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部联合举办。1999年11月,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大地飞歌》大型广场文艺晚会、’99中国(南宁)民族服装博览会、广西民族风情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一炮而红。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浓郁的现代气息赢得了各界人士的赞誉。开幕式晚会2005年10月19日晚,中国-东盟博览会20053354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晚会在南宁民歌广场举行。晚会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市长林国强主持开幕式。市委书记马彪致开幕词,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宣布开班。晚会由中央电视台台长郎昆、执行台长罗微和《电煤气五事》节目主持人丁玉萍、张峥、刘芳菲主持。内容晚会以“四季歌会”为主题,由前言、春夏秋冬、结尾六个板块组成。用“绿”和“风情”展示广西多姿多彩的风景。“绿、红、金、白”四季天使在每一届依次“从天而降”,为世人带来好运和祝福。所有的中外明星和参与者都在壮乡唱歌,这是一个大型的歌会。舞台景观以银榕、陡岩、榕树、凤竹为主,呈现浓郁的壮乡特色。著名演员宁静以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拉开了“歌会”庆典的帷幕。维也纳少年合唱团、罗素红陆军歌舞团、“钢琴王子”罗伯特、瑞典歌手桑德拉分别进行了精彩表演;梁、等广西演员纷纷登台,以大师的身份感谢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融水苗族自治县芦笙队、南丹县白裤窑铜鼓队的表演,展现了壮族家庭多彩的画卷;沙宝亮、贝拉、朴树的演唱对风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来自蔡依林、周杰伦、林俊杰、谭咏麟、港台和新加坡的流行歌手轮番上阵,引起了观众的热烈掌声。首位获得世界美声金奖的中国歌手黄鹂和罗素红陆军歌舞团功勋演员阿莱格古柯达在260名本土歌手的伴奏下,演唱了《国际合作版》民歌艺术节国歌《大地飞歌》。最后,黄鹂唱的《今夜无眠》,在五彩缤纷的烟花和彩纸的喜庆气氛中结束。

出席人员:缅甸总理、越南副总理阮晋勇、东盟秘书处秘书长王、东盟10国有关机构和秘书处官员、东盟国家驻华使节、中国商务部、外交部等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领导;吉端新区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春、自治区主席陆冰、自治区主席马清盛、CPPCC及四套班子部分领导,以及驻郯城部队、武警广西总队负责人;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中国驻外使节、国内外企业代表、国内外友好城市代表、世界各地知名人士、港澳台同胞嘉宾、海外华人华侨代表以及近4万名观众出席了演出。闭幕式晚会2005年10月23日晚,中国-东盟博览会20053354南宁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闭幕式在自治区体育馆举行。晚会由南宁市政府、广西国际博览局主办,中国歌舞团副团长陈伟亚担任总导演,东方歌舞团著名编导赵黎平担任执行导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任鲁豫、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宋颖一等出席。晚会着力挖掘中国和东盟10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主题,描绘了一幅“中国-东盟”风土人情的画卷,将厚重的民族“风土人情”与现代时尚潮流相融合,展示了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与时俱进”的民族艺术。内容2013年9月3日晚,被誉为中国三大国际音乐节之一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广西体育中心再次开唱。五大洲的朋友应邀来到壮乡首府赶歌会,以歌传情,以歌结新友谊。本次民歌艺术节的演出回归民歌本质,注重挖掘民歌内涵,以本土歌手代替大牌明星,杜绝奢华,走节俭亲民路线。整场演出贯穿四个歌会现场,分别是《大地飞歌壮乡情》,《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半挂云帆,达港澳东盟》,《中国民歌世界风》。当晚,来自印尼、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歌手登台献艺,庆祝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节日简介

三月三民歌节有什么习俗?

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壮族简单的传统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盘古、布洛陀祖先的重要日子。它也是广西壮族、瑶族、侗族、苗族和汉族的传统节日,其中壮族是典型的一个。歌会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也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社

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三月歌圩。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纯桐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孝消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壮巧裤知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三月三民歌节有什么习俗?

2021年广西民歌节是什么时候

2021年广西民歌节举办时间是9月 17日~9月樱埋19日晚在御神南宁人会会堂连演三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正式改为现名,它由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和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一个融文化、旅游、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节庆活动。该艺术节一年举办一次,举办地点定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从2004年起,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连续服务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实践中,成功开启了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的新篇章,也成为广西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节日起源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各族人镇颂亏民一向有爱唱民歌的习俗。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在这一天许多壮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以歌定情,以歌会友。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饭和彩蛋,先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