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养殖业有哪些,养殖业什么最稳定(适合穷人养殖创业)
- 创业
- 2022-03-29 02:40:15
农村创业有哪些养殖项目
水产养殖什么最赚钱?水产养殖有哪些好的创业项目?我们从致富的书上看到的似乎是种田是最赚钱的事情,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天上飞着天鹅和大雁,地上跑着野猪和兔子。养殖水中有虾蟹类水产品游动,养殖淤泥中钻出鳗鱼和泥鳅;有的甚至养殖蛇、蝎子、鳄鱼,真的什么都有。但是,养殖项目赚钱不赚钱,不仅仅取决于你养殖什么,还取决于你怎么养殖。比如养猪养鸡,几百年来都是一个行业,但今天依然有人用不同的眼光可以做到,也可以做到几百万人。水产养殖什么最赚钱?这是许多农民正在寻找的。传统的养猪养鸡随着饲料的上涨和疫情的不断瘟疫,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特殊的养殖项目往往随着人们的接受程度和市场、产品开发能力而变得风险很大。那么,什么能让我们在水产养殖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我们都知道,在水产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所以要想在好市场和坏市场都有竞争优势,那么成本领先是绝对必要的。如果能自己生产水产养殖的饲料,保证养殖场的饲料供应,那么养殖什么都是最赚钱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水产养殖最赚钱的就是黄粉虫的养殖,如果再加上黄粉虫的生态养殖,就更赚钱了。黄粉虫生态养殖项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秸秆、木薯渣、豆渣、酒糟可作为黄粉虫的饲料,然后养殖的黄粉虫可作为山鸡、大雁等珍禽的饲料,中国林蛙、蝎子蜈蚣等的活饲料。黄粉虫养殖得到的黄粉虫粪便可作为饲养鸡鸭鱼的饲料,或直接用于种植经济植物或南瓜作为黄粉虫和鸡、猪的饲料。这种生态养殖必然是未来养殖的趋势。为什么黄粉虫生态养殖最赚钱?理由一:黄粉虫养殖可以充分利用麦麸、秸秆、米糠、酒糟、豆渣、木薯渣甚至鸡粪等农村废弃物作为黄粉虫养殖的饲料。饲料来源非常广泛,还可以发展相关的南瓜、红薯、牧草种植,发掘更多的饲料原料。可以说,黄粉虫至少不会与人类或传统养殖业争夺粮田,所需养殖场也很低。黄粉虫只要有中小型闲置房屋或温室就可以养殖,对温度要求不高,在0到35度。黄粉虫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黄粉虫养殖技术简单易学,不需要防疫,也不需要担心疫情风险,养殖风险完全可以由养殖户自己控制。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约7亿吨,相当于北方草原割草量的50多倍,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我国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饲料工业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目前仅限于挖青贮和小规模氨化处理,每年绝大多数农作物秸秆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如果每年能利用60%的农作物秸秆,经过处理后加工成饲料,其效益相当于我国约8700万吨饲料粮。因此,开发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是我国民族饲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全球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蛋白质饲料短缺尤为突出。如何解决饲料在蛋白质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发达国家尝试的最重要、最经济的途径是开发昆虫蛋白饲料资源、各种农作物秸秆和经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处理的饲料原料。中国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昆虫蛋白资源的产业化
农业部已将昆虫饲料列为推荐的10种节粮饲料资源之一,国家畜牧业发展中心也将昆虫养殖列为我国未来要大力发展的7种养殖业之一。国家计委2000年将“黄粉虫产业化推广”列为高技术产业化推广项目,农业部2001年将“黄粉虫产业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列为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因此,目前广泛使用的饲料昆虫资源主要是黄粉虫的养殖。黄粉虫养殖是养殖业最赚钱的首选。理由二:黄粉虫养殖可以发展养殖业其他特种经济动物。比如蝎子养殖、雉鸡养殖、蜈蚣养殖、鸽子养殖、鹧鸪养殖、壁虎养殖、龟蛇养殖、观赏鸟鱼养殖等。黄粉虫是最大的饲料昆虫,其营养价值和饲料价值是其他原料无法比拟的。“蛋白质之王”的称号实至名归。据测定,黄粉虫含蛋白质56.58%,脂肪28.20%。此外,它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6种氨基酸,每100克干物质。据测定,1公斤黄粉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8公斤麦麸、23公斤配合饲料和1 000公斤青饲料。被誉为“蛋白质中的饲料宝库”,是发展家畜、鱼类、甲鱼、鳗鱼、罗非鱼、牛蛙、大鲵、蝎子、蜈蚣、蛇等特种动物养殖的理想蛋白饲料。黄粉虫蛋白不同于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属于万能蛋白,集预防、保健、修复、营养四种功效于一体。其功效明显优于一般的动植物蛋白,科学地解决了动植物蛋白的缺陷。黄粉虫中的抗菌肽能抑制癌细胞和病毒细胞的核酸代谢和生长,杀灭多种致病菌,对细菌、病毒、真菌等癫痫样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抵抗病毒入侵,预防多种疾病。黄粉虫又称“抑菌王”,能提高动物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避免使用氨基酸,减少抗生素用量,降低饲料和兽药成本。黄粉虫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富含铜、铁、锌、硒,氨基酸平衡。黄粉虫所含的脂类多为软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消化性好,易吸收。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什么是最赚钱的养殖业,黄粉虫养殖是首选。理由三:黄粉虫养殖也可以与传统养殖业相结合,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模式。比如利用秸秆、麸皮、酒糟、豆渣等废料培育黄粉虫,这种生态培育黄粉虫每斤的成本不到3块钱,市场
场如果要买到同样高营养价值的动物蛋白质需要的价格远远不止10元钱。那么我们养殖业中最主要也是最贵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已经能自己提供了,那么养殖的成本也就可以控制到比同行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即使卖同样的价格也是有很大的优势了,更何况这些用虫子养殖的动物都是生态绿色的,肉质口感和营养也都是其他饲料所养殖出来的产品不可比拟的,这也完全符合现代都市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再者,在养殖黄粉虫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黄粉虫粪沙也是可以作为养殖猪、鸡、鱼的优质饲料来源,也可以作为经济作物的有机肥料,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把这些虫粪种植一些牧草或蔬菜瓜果又作为养殖黄粉虫的青饲料来源,可以这样说,养殖黄粉虫完全是变废为宝的生态链,把没有用的废料变成我们养殖业中最为宝贵的蛋白质资源,也养殖出了人类安全健康的绿色的食品。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发出了高品质的黄粉虫子鸡,虫子鸡蛋等高档的农产品。由此可见,黄粉虫养殖对于养殖业的意义就在于黄粉虫为整个行业开辟了一种新型的饲料生产的方式,将黄粉虫养殖作为一种转化器,把许多我们没有用的原料变废为宝,变成高品质的蛋白质资源,这样也相当于是把饲料生产变成了养殖户自己的利润来源之一。所以说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可以说黄粉虫养殖就是未来养殖业必不可少的,其实在欧洲发达国家,养殖黄粉虫作为经济动物的饲料来源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大多数养殖场都会自带一个昆虫养殖场来转化废料以及提供养殖场饲料的。养殖业什么最赚钱,黄粉虫养殖未来前景大好,理由四:随着现代人对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担忧,也进一步促进了对于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大发展,可以相信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那么,传统的饲料生产厂家必然也会面临新的一轮洗牌和挑战。一方面传统的饲料资源已经面临不断的上涨压力和缺口也在不断的扩大。比如国际鱼粉以及其他蛋白质饲料更以每年几千万吨的缺口在递增,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而且传统的饲料来源污染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我们食品安全的一大问题。所以饲料生产厂家也一样需要考虑黄粉虫养殖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什么开创性的意义。我觉得起码有以下两点,黄粉虫养殖可以将废料转化成饲料生产的蛋白质资源,解决了人畜争粮的问题,再者就是可以解决饲料来源的安全性问题,通过黄粉虫的转化,已经很好地把原料的毒素已经污染降到最底了,因为黄粉虫对于被污染的东西很敏感的,只要有一点点的农药或其有害他化学物质残留都会对它们造成死亡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用黄粉虫来生产的生态饲料是安全绿色的。这种养殖业是未来人类必须要大力发展的,也就是说黄粉虫养殖是养殖业中最有前景的。养殖业什么最赚钱,黄粉虫养殖,理由五:特种养殖业中,其他黄粉虫养殖是最火的,一方面是因为黄粉虫养殖的技术简单易学,投入的资本不大,回收的周期很短,养殖的风险很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黄粉虫的养殖成本很低,用途很广泛,可以开发的潜力非常大。比如黄粉虫可以做成风味的昆虫食品,虫菜也是一个很时尚的健康概念,也有做成汉虾粉用来添加进去面包饼干糕点等的,在欧美就是把黄粉虫粉添加进去面包用来增加香味以及营养的,所以黄粉虫也叫面包虫的原因,也有人提炼黄粉虫油作为化妆品以及其他保健品的,也有加工成蛋白质粉和氨基酸的,将黄粉虫蜕提炼甲壳素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粉虫的深加工还可以有很多的开发前景,必然能为我们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是属于生物领域的朝阳行业。
十大暴利的养殖分别是哪些?
1、蜈蚣养殖推荐蜈蚣养殖是暴利的十大暴利养殖项目之一,只要是因为蜈蚣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节肢动物,由于野生的蜈蚣比较少,极需人工养殖。而投资养殖蜈蚣在一般情况下成本并不高,而且养殖的饵料来源十分丰富,在当地一般都可以供应。蜈蚣养殖属于冷门特种养殖项目,它的养殖风险还是非常大的,真正会养殖蜈蚣的人比较少,很多人都不敢养也不会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养殖蜈蚣的养殖户还是比较赚钱的。2、中华黑豚养殖近两年来,具有“黑色食品”与“绿色食品”双重身份的黑豚“爬”上了人们的餐桌。消费量开始上升,黑豚养殖业也由于消费市场的强劲拉动而变得开始火爆。中华黑豚分短逆,现在市场上中逆和长逆短逆大概80元左右,中逆100-120,长逆120-160,卷毛400元以上。因此,养殖中华黑豚也是比较暴利的项目。3、鸵鸟养殖养殖鸵鸟是一门很好赚钱项目,一般情下,一只鸵鸟一年就可以出栏,重量大约是160-170斤,第二年开始,一只鸵鸟年产蛋大约有60-80枚。鸵鸟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它全身上下都是宝,一是鸵鸟肉低脂肪,二是鸵鸟羽毛质地细致可制成高贵服饰及头饰,三是鸵鸟蛋坚硬可作高级雕刻观赏品,四是鸵鸟的皮可制成极佳的皮革,这些都是可以出售的,因此养殖鸵鸟利润可观。4、刺猬养殖刺猬养殖业是近年来比较赚钱的一个产业,养殖的刺猬在市场上的很深受人们的欢迎,程度上丝毫不差于野生刺猬。每只商品刺猬2斤左右的,市场价格约为75元/斤,刺猬皮加工好90-100元/斤。另外刺猬肉价格因各地不同,目前一般为60元一斤左右,这个要有看当地市场接受程度和养殖数量的多少。总的来说一只刺猬2斤左右,可卖120元左右。如果养殖1000只或2000只,利润收入都十几十万,二十几万块了。5、梅花鹿养殖梅花鹿是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体的全身都是宝动物的十大暴利养殖之一,它的市场需求非常好,对于人工的各种养殖项目而言,梅花鹿养殖的钱景大好。梅花鹿鹿茸是补益中药之王,鹿肾可补肾壮阳,鹿血补气养血,鹿筋壮筋骨,鹿鞭补肾精壮肾阳,鹿尾强筋骨,鹿皮补气涩精。这些都有不错的市场,养殖经济效益很高。
国家对奶牛养殖业有哪些方针、政策?
20世纪末,奶牛养殖被国家列为调整和鼓励扶持发展的一个产业。因此,全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奶牛养殖列入了重点、优先扶持发展的一个农业项目,并从政策、财政等方面广开绿灯,包括政府给奶农补贴购买奶牛,允许从国外购买引进奶牛,对奶农实行不征税等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使我国奶牛养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超常速增长。目前,我国共有1470万头奶牛及改良种奶牛,包括中国荷斯坦牛及其改良牛、三河牛、新疆褐牛、草原红牛、西门塔尔高代改良牛。中国荷斯坦牛平均年产奶量为5500千克,现已分布全国。三河牛、新疆褐牛、草原红牛、西门塔尔高代改良牛均属乳肉兼用品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等地,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这些品种的年产奶量为2500~3500千克。中国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华北、华东和新疆四大区域,我国牛奶优势产区主要包括内蒙古、河北、山东、黑龙江、河南、陕西、江苏、辽宁、四川、安徽10个省(自治区)。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奶业呈现出“4个并存”的新特征。一是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和散户退出并存。2012年,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37.2%。而受养殖成本快速增加的影响,一些饲养条件差、设施简陋、管理落后的散户开始逐步退出奶牛养殖。二是国内奶业生产稳定发展和进口奶粉大幅增加并存。2008年以来,乳品企业纷纷自建牧场,这些牧场的硬件条件、管理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我国奶业持续增长的主力军。与此同时,由于居民对国产奶粉消费信心不足,进口奶粉数量持续增加,来源地更加多元化,品牌日益纷繁复杂。三是国内奶业转型升级加快与世界知名企业加速进军我国奶业并存。我国规模以上奶牛养殖场,着力进行现代牧场建设,奶牛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优质牧草的需求快速增加,奶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国外乳品企业纷纷看好我国市场,不但以产品形式进入我国,而且在国内建设自有奶源基地。四是乳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与乳品质量大幅度上升并存。我国仍然处于乳品质量安全多发期,媒体对乳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报道频率越来越高。同时,奶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制度不断完善,农业部连续4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7.7万批次,三聚氰胺检测值全部符合国家管理限量值规定,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比2008年以前大幅提升。同时,我国的奶牛养殖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省、县、乡、村四级养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为发展奶牛养殖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同时进行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尽管如此,我国奶牛养殖业仍存在一些问题。(1)奶牛整体遗传素质不高,单产水平低在我国现有奶牛中,纯种的荷斯坦牛仅占三分之一,其余多为与我国各地方奶牛杂交的低代次改良牛。我国的良种奶牛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国有奶牛场、大型乳制品企业的奶牛场和农村规模养殖场,而作为我国奶牛养殖主体的农户家庭饲养所占的良种比例则不足20%,造成我国奶牛年均产奶量仅为3500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在我国,大多数奶牛场和个体散养户对建立奶牛谱系档案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造成奶牛档案不健全,血缘关系不清楚。使得奶牛的遗传素质提高并没有较大的改观,有些甚至已造成牛群的近亲繁殖。(2)饲养管理粗放,饲料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奶牛分布在农户家庭饲养的比例较大。由于我国农户养殖奶牛时间短,对奶牛的生理和营养需求缺乏了解,饲养技术水平较低,很多养殖场特别是小型的及个体养殖户饲料结构不合理,青贮饲料使用不足,粗饲料结构简单,且原料质量不能保证。使得奶牛日粮配合不平衡,粗、精粮比例不当,造成产奶量低。(3)奶牛生产条件差,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养殖小区的建设和奶牛养殖规模化的发展,养殖环境在逐步改善,机械化挤奶比例在逐步提高,但仍有相当一大部分奶牛在分散的个体饲养条件下,奶牛养殖环境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不符合奶牛生产的卫生条件。同时,因养殖奶牛而产生的饲料残渣、粪便等废物,因季节等原因不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了农户生活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同时也为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埋下了隐患。(4)奶牛“两病”防治净化艰难,常见病多发影响效益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属于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和扩散性很强的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奶牛业危害严重。近年来,奶牛“两病”在全球奶牛养殖中呈上升态势,已严重威胁到奶牛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养殖户利益受损。我国奶牛“两病”的防治与净化也不容乐观,有些奶牛场,年年开展“两病”防治,但就是不能根除,离净化的要求甚远。除此之外,隐性乳房炎、不育等奶牛常见病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养殖户养殖效益受损。(5)奶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力度不够奶牛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高,技术性很强,需要饲料生产、选种配种、人工授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鲜奶收购等不同专业的相互配合,组成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才能保证奶牛生产的正常运行,对于当前我国奶牛生产以农户养殖为主的情况更是如此,但当前的社会化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对其日益增长的需求,一些地方出现“买料难”“配种难”“买奶难”等情况,对奶牛疾病的及时治疗和提供奶牛保险等方面也存在缺陷,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另外,农户小规模的养殖形式更是急需一种新型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引进新品种、指导生产管理、卫生防疫、鲜奶销售等各种服务。为提高奶牛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转变奶牛饲养方式,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有关开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补贴项目的要求和《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国办发[2008]122号)有关推进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要求,从2008年开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会同农业部开始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改扩建项目。2008年补贴资金为2亿元,2009—2012年均为5亿元,补助地区单位(省、区、市、兵团、农垦)数量分别是8个、26个、28个、25个和22个。2012年补助527个养殖场(小区),2008—2012年累计补助3002个奶牛养殖场(小区)。中央财政主要对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小区)投资补助。年存栏300~499头的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80万元;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130万元;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中央补助投资170万元。项目实施后,奶牛养殖规模化比重迅速提高。2012年100头以上规模比例为37.2%,较2008年的19.5%增长17.7个百分点。为加快我国奶牛品种改良步伐,提升奶业生产水平,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从2004年开始进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对于在项目区内使用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奶牛养殖者,包括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按使用冻精数量给予一定的补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由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并指导地方各级农业(畜牧)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落实。国家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在奶牛主产省和苜蓿主产省建设50万亩(1亩=667米2。)高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共建设200万亩。项目重点支持苜蓿良种、标准化生产、收获和加工等方面。项目旨在促进草畜配套,为奶牛提供优质苜蓿草产品,让奶牛吃好草、产好奶,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奶牛生产水平和牛奶质量安全水平。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