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国共公认24位抗日名将(二战世界公认第一名将)
- 十大排行榜
- 2022-02-28 07:36:01
薛岳简介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阳岳,又名博龄,绰号“虎仔”,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萧平实村人,汉族。薛岳是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自由勋章,被国军授予蓝天白日勋章。长沙会战中,他自创天炉战法,歼灭日军10万,有效阻止日军战略目的。这次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胜利。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薛岳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民国七年)加入孙中山新成立的援闽粤军,任司令部参谋总长,不久任第一师机枪营营长;1921年5月(民国10年),薛岳被任命为孙中山总统卫队第三营营长,成为粤军著名的“三剑客”之一。在土地战争期间,他多次和红军一起战斗。抗日战争在长沙打了四次著名战役,有时被称为抗日战争的“战神”,被认为是“抗日战争中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军”。后于1950年海南岛战役中任海南防御总司令,战役失败后退守台湾省。1952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先后给薛岳冠以“总统府战略顾问”、“中国国民党维新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行政院委员”等多个虚名。姜父子恭敬,却不给实权。薛岳没兵带,没仗打,无聊。他们大多生活在台湾省南部嘉义的农村,过着半退休的生活。1998年5月3日在台湾省逝世,享年103岁。延伸资料:人物评价前校长毛泽东:遇到薛博玲一定要认真!侵华日军总司令:撼山易撼薛。军事家叶挺:万家岭大胜,助洪都于危难,是江汉之保,与平型关、台儿庄并列第三,名垂千古。军事家粟裕:薛岳打仗精明果断。军事家张治中:伟大的战士。学者、王教授:薛岳在抗日战争中对日军打击最大,歼灭日军最多。他是日军最惧怕的中国将领,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来源:百度百科-薛岳
薛岳,,
抗日明星,网上搜…
薛岳的人物生平
薛岳于1896年12月27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出生于广东省乐昌县。甲午战争后,父亲因仰慕岳飞,取名薛阳岳,后改名薛岳。1907年,薛岳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1910年毕业。1914年,二次革命后,薛岳加入中国革命党。不久后,他恢复了学生生涯,加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二期,在那里受训两年。毕业后入保定军校第六期,与张发奎、李汉魂、吴以智、邓等为同学。1918年6月,还未毕业的薛岳南下广东,加入孙中山的革命军,帮助闽粤两军,任总司令部队长参谋,在福建参军,攻占了以漳州为中心的20多个县。1920年9月,他随岑春煊率军回粤讨伐桂军。当时的粤军参谋长邓铿(钟源)也是第一师师长,薛岳是机枪连连长。第二年,机枪连扩编为营,薛岳升任营长。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广州非常大总统,邓铿奉命组建大总统府警卫团,以第一师参谋长陈柯宇为团长,薛岳、叶挺、张发奎分别为一营、二营、三营军长。1998年8月,孙中山溯西江到桂林,建立北伐军大本营,薛岳担任孙文总统府警卫。1922年3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破坏革命,将邓铿刺死。叛乱变得很明显。4月,薛岳护送孙中山回到广东,在韶关建立大本营,6月初,护送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从韶关回到广州。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公开叛变,致使叶菊、洪等部围攻越秀大厦和总统府。该团叶挺营守卫总统府前门,薛岳和部下坚守后门,多次击退叛军进攻。叛军切断了水电,企图困住革命卫队。战斗持续了10多个小时,警卫团保护宋庆龄没有突围。叶挺全营在前面开路,薛岳带领房后机枪营,冒着枪林弹雨,把孙夫人送到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居住的石屋。孙中山就在事发前登上了永丰舰。警卫团被驱散后,薛岳带着部分警卫团士兵上了珠江的永丰战船,继续守护在孙中山身边。不久,奉孙中山之命,林之勉等人秘密潜入广西梧州,请兵反叛乱。与此同时,粤军许崇智部受阻,被迫撤往福州,军事行动暂停。薛岳秘密乘坐“大明”舰到香港,转道上海,向孙中山报告广西征兵的情况。1924年,蒋介石率部讨伐陈炯明,薛岳任粤军第一师副官长兼参谋长。次年2月,任第一军14师副师长兼14团团长。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他经常以少胜多。由于成绩显著,他受到蒋介石的通电表扬。北伐战争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宣誓北伐,薛岳第一、二师为总预备队。他们与西路军一起行动攻占江西,成为北伐军主力,与总司令蒋介石一起行动。9月初,从长沙到浏阳,孙向江西发起了进攻。南昌城攻防战是北伐军与孙军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城墙两次被收复,多支革命部队撤退,遭受重大挫折。只有薛岳和第一师第三团的总
设便桥以利行军,因之,在短时间内即直冲至闵行,与友军合围攻击上海,3月20日克复上海。 土地革命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朱德、叶挺等率起义军南下广东,进驻潮梅一带地区。薛岳奉李济深命令率新编第二师迅速开往揭阳、普宁地区,协同陈济棠、徐景唐部,在汤坑与起义军展开激战。所部四个团都被击败,师部也被包围,全师覆灭在即。这时,叶挺部营长欧震叛变革命,阵前倒戈。他便抓住这个时机,在赶来增援的邓龙光部协同下进行反攻。起义军寡不敌众,弹药将尽,被迫撤退。汤坑会战一结束,薛岳立即率领特务连轻装前进,迅速地占领汕头市,不准其他部队开进汕头。凡是各部要津、各种肥缺,都分别安排自己的亲友掌管。1926年11月16日,张发奎、黄琪翔在广州发动政变,夺取李济深在广东的军政大权。薛岳也公开叛变李济深,投靠张发奎。所率新编第二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第一师,他任师长,除将第四团驻扎于广州西村陈家祠外,其余全部调往江门驻防。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等共产党人领导和发动广州起义。薛岳奉张发奎电令,调所部两个团于12日晨从江门到达河南。3时半,从士敏士厂渡河进攻东堤一带,并沿永汉路搜索而上,进攻财政厅。这时,其师驻在广州的第四团正进攻观音山。上午8时,占领该山后,第四团连续五次向广州起义总指挥部(原市公安局),进攻均被击退。但到晚上10时,在李福林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和右派广州工人“敢死队”增援下,才占领了起义军总指挥部。随即白色恐怖笼罩广州城。张发奎、黄琪翔等屠杀广州革命群众的野蛮行为,不仅受到人民群众及舆论界的谴责,也遭到桂系军阀的攻击和国民党内部其他派系的非议,被迫离穗赴港。缪培南和薛岳分别担任第四军正副军长,将部队迅速撤往东江一带准备离开广东。在企岭、潭下遭到陈铭枢和黄绍竑部的东西夹击,先胜后败,被迫撤退,经老隆,转和平,进入赣南。余下二万人,损失近半。1928年1月24日,薛岳和缪培南率部取道赣东北,北上投靠蒋介石。1928年4月6日,到达运河车站。第二天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并被编入第一集团军战斗序列,于31日进驻山东德州。7月,他和缪培南率先响应蒋介石发表的裁军通电,鼓动上校以上官佐联名上书,要求裁撤第四军。9月中旬,第四军缩编为第四师,缪培南任师长,朱晖日为副师长。薛岳不能见容于蒋介石,被迫离队南下,到九龙闲居。不久,便参加汪精卫、陈公博等人的反蒋活动。1929年初,俞作柏因策划倒桂有功,被蒋介石任命为广西省府主席。薛岳与俞是武昌陆军第二期预备学校和保定军校的同期同学。5月,他和李朗如等,奉汪精卫陈公博之命,乘俞作柏率部从上海南下就职,经广州之时,劝俞赶走陈济棠,统一两广,作为反蒋基地。俞感突然,未同意。7月,他又以递送委任状为名,前往南宁,劝俞早日出兵。待俞同意后,才回香港复命。10月1日,俞在广西南宁通电反蒋,因部下吕焕炎叛变倒戈,反蒋失败。12月,张发奎南下广西,联合李宗仁反蒋。在此之前与朱晖日等也在香港设立机关,分头联络各地武装团体,并于1928年12月3日,策应第四军,举兵反蒋。次年2月,第四军在花县讨蒋失败不久,薛岳和吴奇伟等在广东廉江归队。6月中旬,参加北流战斗。第四军与粤军蒋光鼐、蔡廷锴部激战两昼夜,损失惨重,缩编为三个团,他担任第三十五团团长。 中原大战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张桂联军从广西分途北上配合冯、阎对蒋作战。6月,其后续部队在衡阳受到蒋光鼐、蔡廷锴部阻截,后路被断。在这紧急关头,薛岳主张移兵东南,直捣南京,吸引蒋介石的主力,以达到“围魏救赵”之目的。但未被张发奎等采纳。后张、桂联军在衡阳遭到蒋、蔡部的围攻,伤亡惨重。突围至广西时,第四军仅剩千余人。他因自己主张被否定,造成大败,便灰心丧气,牢骚满腹,向部下公开宣布他和张发奎决不再干下去,同意官兵自行处置所带武器,致使军心更加涣散。7月4日,第四军退至桂林时,只剩下五六百支枪。可是,部分官兵要求坚持再干。后来,李宗仁将桂军一部分部队充实第四军的编制,任命薛岳为该军第十师师长。10月,薛岳受白崇禧指挥,率部参与解南宁之围,在对滇军作战中,脚部负伤。战后,他向总司令部请求调动工作,呈称:“平马之役负伤后,复染疟疾”,“尚未复原,恳准暂调工作,俾资调养”。12月,第四军进行缩编,总司令李宗仁批准薛岳的请求,第十师并入十二师,他被调任柳州军校校长。1932年1月,他看到国民党内部政局复杂,便辞职回九龙闲居。 第五次围剿红军战役1933年5月,薛岳被蒋介石起用为第五军军长,参加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10月,到达南昌。先任北路军之第三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七纵队司令,后任第一路军代总指挥兼第七纵队司令。次年1月,任北路军之第六路军总指挥,负责赣南“剿共”任务。从这年4月开始,薛岳指挥第六路军先后占领了韶源、上冈、寿华山、兴国和赣南重镇古龙冈。10月,又占领石城,威胁红都瑞金。中央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后,薛岳奉蒋介石命令,指挥第六路军和第八纵队跟踪追击。红军入湘后,何键任追剿军总司令,他为前敌总指挥。11月,蒋介石调集中央和湘桂军四十万,企图将红军包围和消灭于湘桂之边。薛岳即奉命率部沿湘桂公路实施侧击,与红军战斗七天七夜。1935年1月,当中央红军进占遵义时,他指挥所部急行军开进贵州省会贵阳市及其周围,不久被蒋介石任命为龙云总司令的第二路军前敌总指挥兼贵阳“绥署”主任。1935年1月中旬,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河,准备从川南北渡长江。蒋介石急调三十六个团进行包围。薛岳奉命急调周浑元部渡过乌江,进入黔西,实施侧击,企图将红军压至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以西地区消灭之。1935年3月上旬,红军三渡赤水河,进入川南。薛岳立即指挥各纵队进行尾追,并大筑碉堡进行包围。4月,蒋介石也赶到贵阳督战。就在这时,毛泽东挥师东向,四渡赤水,再过乌江,指向贵阳。这使蒋介石感到意外的威胁,便亲自布置贵阳防卫。同时,急令云南孙渡率部日夜兼程前往“救驾”。这时,红军便乘虚转入滇境,从昆明西北方向渡过金沙江,围攻会理。薛岳又率部渡江向会理尾追。当他到达目的地时,红军已向大渡河挺进(1863年5月,石达开就是在大渡河遭到覆灭的)。这时,蒋介石立即调集薛岳的中央军及其他地方军队,二十余万人,组织大渡河会战,企图歼灭红军。可是,薛岳等正忙于调兵遣将之时,红军即分兵两路,迅速地打破刘文辉部的防线,分别从安顺场和泸定桥抢渡了大渡河。薛岳率部从江西至大西南,行程两万余里,转战西南数省,与红军作战,虽未取得胜利,但为蒋介石统治西南各省扩充了势力。西南战事结束后,薛岳受到蒋介石的嘉奖。1935年4月5日,薛岳晋升为陆军中将。 抗日战争主词条: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薛岳离开西南到达南京,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加入左翼军战斗序列,驻节安亭。1937年9月下旬,日军进攻刘行、罗店,失守后,日军分路进犯蕴藻浜、杨泾等地。10月8日,薛岳担任左翼军中央作战区总指挥,在蕴藻浜南岸一带坚守半个多月。10月28日,战斗移至江桥镇、小南翔、陈家行、广福镇地区。他指挥第十九集团军在竹园村与日军展开争夺战,猛攻五次,失而复得,给敌重创。其部也损失严重,生存者不足十分之二三。11月1日,日军绕到杭州湾在金山卫登陆。左翼军侧背受到威胁,被迫撤离上海,退保吴福线。1937年11月13日,薛岳上任左翼军总司令,奉蒋介石的命令进行吴福线军事部署。他将国民革命军第十五集团军、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国民革命军二十三集团军、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划分为左翼和右翼防军。可是布局尚未就绪,日军便从长江茆口、徐六泾口、浒浦口等处登陆,情势危急。不久,被迫向锡澄防线撤退。1937年12月12日,南京陷落。薛岳从锡澄线撤退后,升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驻节屯溪,收容整顿队伍,深入杭、嘉、京、芜一带敌后,切断水陆交通,以策应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对敌作战。他根据当时“于战略守势中取战术之攻势”及“以正规军防御,以游击队攻之”的作战方针,首先从第十九集团军中抽调部分官兵组织游击队,以孔荷宠为游击队总指挥,建立机构,制定方针,授予“两大任务”和“三大战法”,即:打倒活的敌人,摧毁死的地物和绕袭、埋伏、扰乱。1938年5月,薛岳被调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驻节河南开封,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四军、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诸军,以及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新编第三十五、八十八师的和二六四旅进行兰封会战。他确定首先在兰封及其附近,消灭从菏泽南犯之日军第13师团;然后移兵歼灭鲁西、豫东之其他敌军,以达到保卫京汉铁路,阻止日军西进之目的。1938年5月14日,土肥原的第十三师团,分乘数百辆战车、汽车和大炮牵引车从菏泽南窜。几天之内,连陷内黄、仪封、野鸡岗、楚庄砦等地,企图消灭兰封地区守军主力,进而占领京汉铁路,包围武汉。薛岳先后收复了内黄、野鸡岗等地。但因国民革命军第27军军长桂永清擅自弃守要地兰封,使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他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控告,将桂革职后,重新调整布置,夺回兰封,并将日军压至三义砦、兴集和罗王砦三个据点,进行围攻。就在歼灭在望的时刻,负责阻击从鲁西南下增援之敌的第八军,违令退出归德,使鲁西日军继续西犯,支援被围困之敌。1938年5月30日,薛岳升任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指挥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的汤恩伯、商震、孙桐萱、曹福林等部。6月1日,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归德等地西犯,占领了睢县,迫近兰封、杞县,一路向太康进犯,以解被困在三义砦、曲兴集、罗王砦土肥原部之围,进而攻击开封、兰封等地。蒋介石怕主力被消灭,令薛岳将部队撤往京汉铁路以西山地,前敌总司令部迁往洛阳。1938年6月9日,蒋介石颁布武汉卫戍区战斗序列。薛岳任该卫戍区第一兵团总司令。7月,日军侵占九江之后,以第一O一、一O六、第九师团和近卫师团一部,分别由湖口、九江南犯,企图占领南昌,进而占据湖南长沙和粤汉铁路,从南面包围武汉。8月1日,薛岳奉命指挥南浔铁路沿线和鄱阳湖沿岸的防卫,以粉碎日军从南面包围武汉的企图。9月中旬,薛岳迅速地从南浔线正面调集主力部队,以优势兵力向敌进攻,在麒麟峰全歼铃木联队。同时,第一六O师也在三角尖、金轮峰、南康尖歼敌七八百名。10月7日,薛岳指挥各路部队发起总攻。至10日,第六十六军击溃万家岭、茅坪聂、老虎尖、石堡山之敌后,又击敌于田步苏;第四军攻占扁担山,第七十四军攻占张古山。这时,敌一0六师团除逃脱千余人外,其第一二三(木岛)联队、一四五(池田)联队和一0一师团的一四九(津田)联队以及配属部队,计一万余人,全部被消灭,并有三百余人被俘。1939年2月,兼任国民党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主席。2月27日,南昌失守。9月,薛岳指挥第一次长沙会战。9月下旬,日军六个师团在百多架飞机和三百多只舰船配合下,从赣北、鄂南、湘北分兵六路向长沙进犯。薛岳调集二十一个军、五十二个师的兵力,分别部署在赣北、鄂南和洞庭湖畔,以阻止日军从侧面进攻。10月初,经过二十多天的战斗,日军遭到惨败,伤亡四万多人,其中包括少佐以上军官四十余人。受到蒋介石嘉勉电,并犒赏参战将士十五万元。1941年9月下旬,日军以十一军为主,派遣四个师团及两个独立旅团,共约十五万人,在一百多架飞机、两百多只舰船支援下,分兵两路,第二次进犯长沙。薛岳调集了十七个军共二十万兵力,在正面进行“后退决战”的同时,将七个军部署于东侧山地,实施侧击,牵制敌人。经过逐次抵抗后,诱敌深入汨罗河、捞刀河伏击地带予以重创。最后,日军被迫逃回新墙河以北原据点。国民党军队取得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1941年12月,日军又以十二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侵犯。日军向新墙河阵地发起猛攻。薛岳命守军逐次抵抗后,将敌诱致捞刀河、浏阳河决战地区。次年1月1日,日军从东南方向进攻长沙。1942年1月4日,各部先后攻至第二次攻击线,完成了对日军的反包围。随即,从东、西、南、北方向球心攻击,将敌击溃。薛岳见残敌突围北逃立即命令各部追击、侧击和截击。这次会战,历经半个多月,使南犯之敌伤亡五万多人。第三次长沙会战后,他获青天白日勋章一枚。1944年5月,日军任命板垣为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移关东军南下,加上赣北、鄂南和湘北日军,共二十余万之众,在六百余架飞机、三十辆汽车配合下,分兵三路第四次进犯长沙。1944年6月19日,长沙失守。第四次长沙会战失利。长沙失守,蒋介石震怒,下令处以第4军军长张德能死刑。 日军侵占长沙后,立即分兵南下进犯衡阳。早在日军进犯长沙之前,薛岳已令战斗力较强的第十军防守衡阳。1944年7月30日,日军在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下,对衡阳发动第三次攻势。薛岳命令各部进行反包围,并发出求援电十三件。这时,驻守衡阳城的第十军和暂编第五十四师,兵员已减半,战斗力大损,增援部队又受阻挡。1944年8月,日军占领衡阳后,他将部队撤至湘、赣、粤边区,阻止日军打通粤汉铁路。日本投降后,薛岳任南浔线受降司令官,1945年9月14日,在南昌举行受降仪式。194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给他颁发一枚自由勋章,表彰其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内战时期1946年5月,薛岳就担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根据国民党国防部“南北会师,占领山东,打通津浦线”的方针,发动了进犯鲁南解放区之战役,企图打通临(城)徐(州)和台(儿庄)枣(庄)间的两条铁路支线,迅速占领枣庄煤矿,以维持军运和解决南京等地冬季燃料的供应。1946年10月6日,薛岳令王长海为师长的整编第七十七师和马励武的整编第二十六师,在空军支援下,分别向峄县和枣庄进犯。因鲁南新四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方针,早已撤离,未经多大战斗,于8日便相继占领了峄县城和枣庄一带。11月初,又令各部从东、北、西、南向解放区大举“清剿”,威胁临沂人民政府和沂蒙革命根据地。中旬,驻防台儿庄的王长海部突然受到叶飞所率新四军进攻,旅长戴之奇因兵败畏罪自杀。12月上旬,薛岳又命令装备精良的整编第二十六师,从峄县东面进犯解放区。1947年元旦,该师离开峄县百余里,被新四军诱入卞庄、向城等地。随后,在向城被新四军从苏北、鲁中迂回来的八个师包围。他又立即从徐州调两个整编师前往支援,其中一个师刚进抵古林村就受到新四军的围攻。5日,困于向城的马励武部突围,伤亡惨重。其旅长蒋修仁被击毙。10日,峄县城被新四军攻破,马励武及其参谋长被生俘,整编第二十六师覆没。薛岳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半年多时间,连战连败,引起国民党内部众多非议。3月3日,蒋介石见他“指挥无力,名声低落”,将其“绥署”主任撤销。5月10月,薛岳任南京政府参军长。次年5月,转任蒋介石“总统府”参军长。在这期间,他常与陆军总司令余汉谋、闲居上海的原第四军军长张发奎等粤籍要人,议论时政和自己出路问题。1948年4月,国大在南京召开。薛岳与张发奎等成立竞选小组为孙科竞选副总统筹经费,拉选票。还非正式地内定了一个孙科的影子内阁:张发奎为国防部部长,薛岳为参谋总长,余汉谋为军政部长,陈策为海军部长,李汉魂为内政部长,钟天心为教育部长。但是不久,粤人为孙科拉票的丑态被南京“救国日报”披露,并涉及孙科的私生活。薛岳等感到难堪,率领百余人前往该报社问罪。上海一家报纸以“三帅夺大炮,表演全武打”之显著标题,登载了此则新闻。淮海战役后,薛岳与张发奎等粤籍要人提出以“粤人治粤”的口号,反对宋子文继续主粤。蒋介石为笼络广东地方要人,批准了宋子文的辞职请求,并任命余汉谋为广州“绥署”主任,薛岳为广东省府主席,张发奎接任余汉谋的陆军总司令职务。1949年2月,薛岳前往广州上任,决心在广东与共产党继续较量。他首先亮出“广东人民大团结”的旗号,大力收罗广东旧军政人员,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各厅、局、处、科级干部的任免,都由自己说了算。同时,将原来十五个保安团,扩充为二十个团,编成五个师。由其亲信分任师长。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还在各师配备重型大炮、战车,并把部队从各地调集到广州附近和省内各重要铁路沿线,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广东进军。1949年5月14日,薛岳的老部下吴奇伟在粤东起义,广东省内政局大乱。10月11月,他来到海南岛。1949年12月1日,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统一指挥海南陆、海、空三军。为了阻止解放军解放海南,在全岛设立三道防线:从文昌县的铜鼓岭起,中经抱虎岭、木兰头、七星岭、铺前、塔市、海口市、白莲、花场、天尾、马枭、临高角、新盈、新英、定城等沿海地带为第一道防线;由琼山县在长坡、烟矿、黄竹、定城、新英,瑞溪、金:江、红石岭、加莱、那大、白马井等为二道防线;以海口市,白莲,花场、天星、马枭一线为核心防线。其部署兵力达十万之众。薛岳认为这三道防线坚如“铜墙铁壁”,自称为“伯陵防线”。1950年4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邓华兵团在琼崖纵队和海南人民支持下,渡过琼州海峡。薛岳部兵无斗志,一击即溃,被歼五、六万之众。 1939年1月,薛岳在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期间,还进行了一系列湘政建设,他临危受命就任湖南省主席。上任后,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和抗战需要,提出了“安、便、足”的施政方针。所谓“安”,就是力图使湖南人民安居、安业、安心,“便”,即便民、便国、便战;“足”,即足食、足兵、足智。并依此实施所谓“六政”建设。薛岳把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作为湘政建设的第一要政,称之为“生民之政”。他指出,唯有每个国民身体健康,乃能救国,唯有整个民族的健康,乃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除了增加经费改善原有医院医疗设备外,还各拨款四百万元,新建了省立第三、六、七、八医院。后来,又筹建了省立第九、十医院。抗战胜利前还电令省建、教两处拨款建设南岳体育馆和开辟中山公园。与此同时,严令禁止鸦片和限制娼妓活动。在施政中,薛岳重视发展农业、林业、兴建水利,以及交通运输和工矿企业,称之为“养民之政”。他鼓励湖滨农民开垦湖田,扩大耕作面积。准许基层干部和文职人员,租种田地,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要求各地做到“一县一农林场,一分镇一农林场,一保一农林场”。国民教育,即所谓“教民之政”,是薛岳湘政建设中的一个重点。他一方面发展中小学的文化教育,提高民智,一方面发展中等师范和职业教育,以适应工农业生产和中小学教育的需要,同时,反对学校商品化,责令各区专员对本区内之省立师范学校、职业中学及私立国立中等以上党校进行督导,“严整学风,改善教法,如有违背现代教育方法,以学校为商品化者,均应报府严办”。薛岳还重视强化警察组织,肃清汉奸土匪,安定后方,称之为“卫民之政”。他要求对那些被敌伪收买,“操纵市场,高抬物价,积极破坏社会经济,进而怨恶战争发生反战行动”者,进行“切实防范”;凡“参加伪组织,替敌人带路、作侦探、作便衣队、修筑公路、运输粮弹伤兵者一经捕获,讯明确实,准予就地枪决,以正国法”。为了唤起民众力行抗战,薛岳推行所谓“管民之政”,整顿和健全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他规定:凡属于社会组织之人民团体、经济团体合作事业团体,均有绝对服自命令,力行抗战建国之责,否则依法解散,重新改组;凡属社会组织之文化团体,均有宣传法令,唤起民众力行抗战建国工作之责,否则依法解散,重新改组。薛岳实施的第六政就是所谓“用民之政”。他很重视粮政建设,指令有关部门合理地规定米谷价格,防止奸商、宫商高价图利,以图“谷主粮商,食米之人,皆得共生共存,而不背民生主旨。同时,还要求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把评定、核正、检查物价;作为“当前最重大之任务。指出:“高抬物价固不准,压抑物价也不行,力求‘中正’二字,使商民卖得出,买得入;则物畅其流,价安于市。”如“奸商操纵,官商居奇,而县府纵任不理,对民生漠不关心,物价反而高涨。 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所指挥的部队共歼灭日军11.75万人(三战歼敌人数分别为2万、4.15万和5.6万)。虽然中国军队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中失利,长沙和衡阳相继失守,但仍给日军造成了伤亡2.2万人的代价。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兵败退逃往台湾,薛岳的部队直到1950年才从海南岛撤退。到台湾后,蒋介石对他非常尊重。 1952年薛岳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相继亡故后,李登辉当政。有着“国民大会代表”身份的薛岳,拒绝签署国民党提出的“宪法”修改方案使得他在台北的房舍编列经费被取消。1991年,李登辉把委员会裁撤,薛岳自付租金。台湾银行欲索高额房租,薛岳不接受,便于1993年把薛岳告上法院。1992年11月,世界客属总会访问团访问乐昌,把薛岳所赠的一份珍贵礼物“铜镜”带到乐昌,上刻他的题词“桑梓情深”,再次表明了薛岳对故里的牵挂思念之情。1998年5月3日,薛岳逝世,享年103岁。
薛岳(国军将领)履历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男,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人,汉族客家人,国民革命军将领,军事家,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薛岳早年参加粤军,逐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抗日战争中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后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战役失败后撤退至台湾。1952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曾任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后病逝于台湾,享年102岁。中文名:薛岳别名:仰岳,字伯陵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出生日期:1896年12月27日逝世日期:1998年5月3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1952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政党:中国国民党军衔:陆军一级上将绰号:“老虎仔”注音:ㄒㄩㄝ ㄩㄝˋ分享人物生平家庭出身薛岳于1896年生于广东省乐昌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据说,因其出生时,正值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面临即将亡国灭种的危险。于是其父为他取名“仰岳”,取义效法民族英雄岳飞之意。成年后,薛岳有感于时事日非,认为只是崇拜岳飞尚不足以称其心意,乃去“仰”字,单名岳,“直以岳飞自况”。早年薛岳薛岳将军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黄埔陆军小学第六期于1911年春招生,数千人报考,收120人。薛岳榜列第三十二名。薛岳在数千人之中榜列第三十二名,参照科举也算中秀才了,薛岳算是给第四标添了不少光彩。黄其桢标统一高兴,交代标里的粮饷官每个月仍例发十个龙洋给他作军饷。十个龙洋的军饷再加上军校发的两个,薛岳基本上乃是同期同学中的阔佬阶层,加上又有点少年人的张狂,便经常被同学摁着做了水鱼(请客做东)。经常吃他的喝他的那伙人有邓挥(铿哥细佬)、烂赌光、土匪张、阿聋、唔生仔(吴奇伟)、许志锐、叶挺、叶肇、崩耳南、猪仔晖、黄琪翔等人。有晚酒足饭饱之后,一伙小流氓在黄埔后山夜游,兴之所至,也不知道是谁提议大家互相结拜为兄弟,日后生死与共,祸福相从。大家同声叫好,便对着一块大石头醉薰薰地互相搀扶跪下,指石为盟,结为“石”家十兄弟,意思是他们的情谊涤荡风雨,坚如磐石。据记载,薛岳在战斗中最奸狡,对方杀到来的时候,众人往山林野坟后散开躲闪的时候,他就往前冲。别人一窝蜂往前冲的时候,他就向后闪。夏夜演习,他就在自己的团伙的额头上抹点阴干的莹火虫粉作夜间敌我识别标志,混战起来,土匪张他们一棍收拾一个。论起战绩战斗力,还是“土匪张”的团伙比较强。无他,凝聚力比较强而已。主要是薛岳有钱,无论赢输,大家都要到小饭馆里“吃一顿、长一智”的,如此士气自然高涨。1912年春考入黄埔陆军小学,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早年参加粤军,逐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护送中山1921年,26岁的薛岳任职大元帅府警卫团第1营中校营长。此时,孙中山与陈炯明的政治分歧,几经波澜,最终彻底分裂。同年5月4日,孙中山以陆海空军大元帅名义下达北伐令,薛岳随孙中山赴广东韶关。不料陈炯明部下突然发动兵变占领广州,并向孙中山致电,要求恢复陈炯明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职务。6月1日,深知陈炯明不会加害于他的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毅然回到广州,准备劝服陈炯明及其部下,但是无人响应。孙中山此时在广州已经没有任何权力了,但是陈炯明部下嫌其赖在广州不走,索性决定使用计谋赶走孙中山。6月15日傍晚,率警卫营护卫孙先生夫妇下榻粤秀楼的薛岳收到情报,陈炯明部下叶举计划当夜采取军事行动。他马上告知孙中山秘书林直勉、参军林树巍,请他们火速通报孙中山,并请先生乔装成出夜诊的医生,趁天黑通过陈军哨站,直奔广州天字码头,登上永丰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http://ke..com/link?url=AqhZRQoX5ysnG94SSroZwROWsczYLyiGhbqMT3sS6bq6dXhmyVTjYShxukDJnelhZ8f9LHh8qt6ZxJjtWEdKAizZJOZp0ufSTMbwbq2tsGq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