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胡同,逛北京胡同最好的去处(北京著名胡同有哪些)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1 13:03:11
北京的八大胡同分别是哪八个?
分别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佳胡同、陕西胡同、石头胡同、王广福谢杰(今棕榈岛)、朱家胡同和李沙茂胡同(今小李胡同)。1.百顺胡同百顺胡同,原名白树胡同,位于大栅栏地区西南部,全长245米,宽5.7米。明代叫柏树胡同,所以以柏树命名。清初谐音取“百事顺遂”之意,改名百顺胡同。百顺胡同原来有太平堂和金台堂。后来大部分大厅都改成了房子。山西太平会馆建于清朝年间,原名太平会馆,后改名太平审判堂。著名藏书家,宜都李文藻,曾入住该馆。咸丰年间,该馆迁至王广福谢杰,命名为“太平审判馆”。这块匾是用大清石做的。2.胭脂胡同胭脂胡同,原名胭脂巷,全长100米,宽约5米。它的北口在百顺胡同,南口在两广路珠市口西街。胡同是南北向的,有东碧营和西碧营穿过。剩下的遗骸只有三四十米长。胡同虽小,却常常被列在八大胡同之列。胭脂胡同是这些胡同中最短的,但一级妓院却有十几家。3.韩佳胡同韩佳胡同位于宣武区东北部,东起陕西巷,西至五道街。明朝时,这里住着一个韩姓大家族,宅院花园里有一个大水池,所以人们叫它韩家滩。位于大栅栏地区西南部,东西走向,东起陕西巷,西至五道街,西入口与铁树斜街、堂子街、五道街相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韩佳胡同。4.陕西巷从乾隆年间到1949年,陕西巷开设了一流的印青小班。印青小班不仅仅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企业。他们更多的是陪客人喝茶,宴饮,弹琴唱歌,作曲作词。老北京的妓女可分为“南阶级”和“北阶级”。“南班”是——。扬州、苏杭的女子文化素养高,色彩、艺术俱佳,会弹琴、会棋、会书、会画、会笙、会管、会丝弦,对诗词也略知一二,大多能做一手好菜。黄河以北的“北方阶级”女性就差远了。赛金花和小凤仙都是南班的女(小凤仙的云谷班在陕西巷22号,现陕西巷宾馆)。5.石头胡同石头胡同在上世纪70年代长448米,宽5.9米。门牌号:1-129,2-80。现在离两广路的楼近30米。胡同内有望江会馆、蔚县会馆、延陵会馆、龙岩会馆。福建龙岩会馆:位于石头胡同,有大小房屋18间。捐款给龙岩的一个卷烟经销商是龙岩杨东鑫金井的落脚点。1950年,因为石头胡同是妓院集中的地方。由连议员代表的行会委员会提议筹集资金,出售旧的,购买新的,并搬到博物馆。这一想法得到了龙岩中学、龙岩商会等70多个家庭的支持,并购买了贾胡同42间房屋,龙岩会馆迁至新址。6.的、的,曾经叫王寡妇,现在叫掌。东起大、小李纱帽胡同,西至石头胡同。这条胡同的房子相当破旧。曾几何时,这里集中了三流妓院,有九香茶室、聚千院、桂香院、双金下处、全乐下处、悦来点处等。7.朱家湖和朱家湖一起,曾被分为六味胡同和杨卯胡同。这条胡同有20多家三等妓院,包括宜春楼、卢圣元和洪顺下铺等。与朱家湖相连的庆丰巷、庆丰巷、朱茂胡同、颜佳胡同、喜羊猫胡同,也是老北京三、四级妓院和土窑的聚集地,但不如“八大胡同”有名。8.李纱帽胡同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常代表着它的历史
北京的八大胡同“八大胡同”是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谢杰以南,自西向东分别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滩、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谢杰、朱家胡同、李沙茂胡同。
什么是八大胡同
信息一:花街柳巷:八大胡同旧物。八大胡同是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名词。它们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的西面。“八大”是虚的。这一带至少有十五条胡同属于老北京的“红灯区”。这八条公认的胡同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滩(现称韩佳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谢杰(现称棕树谢杰)、朱家胡同和李沙茂胡同(现称大里胡同和小里胡同)。八大胡同从来就不是一个合法的地名。以前一个人说去八大胡同,意识告诉你的是他想做什么,而不是他想去哪里。清末民初的八大胡同有两个概念。从狭义上讲,所谓的八大胡同并不是某个胡同的名称,而是由八个胡同组成的。因为中国人喜欢把相似的东西分类然后给个大概的数字,比如天桥八怪,唐宋八大家,八吉祥,燕京八景。其实“八”字在这里是虚数,只是表示它的丰富而已。八大胡同位于前门外的大栅栏附近,由于妓女住宅密集,是一个大卖金窟。书中《京都胜迹》引用了当时的一首打油诗,说:八大胡同自古有名,陕西百顺石头城。(陕西巷、百顺胡同、石头胡同)韩家滩畔弦歌一片,望光斜街(韩家滩)灯火通明。(王广福谢杰)在万佛寺前面,而(万佛寺是一条小巷子)营地外面有两条路。(大廊营,小廊营)多少貂皮小贩知道,一簇簇胭脂坡上去。(胭脂胡同)从广义上讲,八大胡同是指铁树谢杰以南、珠市口西街以北、南新华街以东、梅市街以西这一大片地区的许多胡同。这些胡同都有过妓女或者妓女,至少“八大胡同”里的从业人员都在那里住过。只有上面说的八大胡同,大多是二等妓院。八大胡同的面积因时代不同,说法不一。后来八大胡同附近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社会上一度流行“十大胡同”的说法。即:王(胡同)、蔡(胡同)、朱(胡同)、白(百顺胡同)、刘(谐音:守卫)、石(石头胡同)、光(胡同)、火(胡同)、燕(胡同)、沙(萧)
李纱帽胡同)。这十条胡同的说法,虽不如“八大胡同”出名,但事实也确实如此。 此地区除公开营业的妓院之外,还有无照的暗娼及游娼。1949年,据北京市公安局调查,暗娼有17家,分布在延寿寺、施家胡同、掌扇胡同、虎坊桥等12条胡同。所以说清末民初在大栅栏这一带就有三十多条的胡同中存有妓院。 还有一种游娼,是以旅店为活动之地。民国时期大栅栏地区有110家,大、中、小旅店,如惠中、撷英、国民、光明、春华、留香、远东等大饭店,中美、林春、中西、庆安、玉华、云龙等中等旅馆,杨柳春、悦来、永裕、华北、新丰、金顺、大同、大兴、大生等小客店,均有游妓出没,约有100多人。 民国时在“八大胡同”以南的天桥地区也存在大量的暗娼,如大森里、莲花间、四圣庙、花枝胡同、赵锥子胡同、金鱼池大街、蒲黄榆的黄花楼,还有朝阳门外的东三里、神路街,这些都是二三等妓院所在区域。 当时妓院在北京的各区都有,惟独前门外较多,而天桥地区与八大胡同只有一街之隔,是连成一片的。 另外,小观胡同(今前门外好景胡同)、西兴隆街、磁器口新生巷、培乐园、西南门外黄土坑等,都曾是四等妓院的聚集地。 因为前门外大栅栏中的八大胡同是一个最为典型的地区,所以我们选取了这儿加以重点介绍。 八大胡同应是在清初期奠基,清中期兴起,清末与民国期间终成“大名”。 八大胡同“风月场”雏形的形成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下榻于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此后四喜、春台等戏班相继来京,分别下榻于八大胡同之百顺胡同、陕西巷和李铁拐斜街。所以老北京有句俗语:“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 可见八大胡同与戏剧特别是京剧的形成发展的历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中的有些人也是以相公业为生的。 《清稗类钞》言之甚详:“伶人所居曰下处,悬牌于门曰某某堂,并悬一灯。客入其门,门房之仆起而侍立,有所问,垂手低声,厥状至谨。” 《梦华琐簿》:“戏园分楼上、楼下。楼上最近临戏台者,左右各以屏风隔为三四间,曰官座,豪客所聚集也。官座以下场门第二座为最贵……”另开戏之前,戏园有“站条子”(或称“站台”)的恶习。主要男旦扮好戏装站立台口让“老斗”(指嫖客)们品头论足。一旦在台上看到相识的老斗,他们就会眉眼传情,作姿作态,并且还会直接下台前去侍候。当时在演出安排上,流行由主要男旦演“压轴儿”,之后的“大轴儿” (送客的大武戏)将散之际,男旦换装完毕与老斗登车,去附近酒楼或下处“销魂”去了。 乾隆二十一年,北京内城禁止开设妓院。因此,内城的妓院迁移到前门外大栅栏一带。此地紧靠内城,又是外地进京的咽喉,原本就喧嚣繁华,风月场雏形于此形成。 乾、嘉时期,京城青楼,多在今东城灯市口一带。咸、同年间,则多在城外。 据《燕京评春录》记载,光绪初年又移于西城砖塔胡同。《塔西随记》中说:“曲中里巷,在西大市街。西自丁字街迤西砖塔胡同,砖塔胡同南曰口袋底,曰城隍庵,曰钱串胡同。钱串胡同南曰大院胡同,大院胡同西曰三道栅栏,其南曰小院胡同,三道栅栏胡同,曰玉带胡同,曲家鳞比约二十户。初时共三五家,多京籍人。今则半津站人矣。初有而今仍有者,天喜、三喜。初有而今无者,天顺、三宝。初有而今易名者双盛,旧为聚凤,万升旧为西连升也。”又说:“双顺、天喜、天顺所居,为其世产。余皆赁之——大约于光绪初叶,一时宗戚朝士,趋之若鹜。后为御史指参,乃尽数驱逐出城。及今三十余年,已尽改民居。” ■资料二: 北京的“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是老字号城遗留下来的一个地理名词。它的具体位置在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以南一片地区,娼寮丛处,所谓"八大埠"是也。旧时那里是被侮辱的妇女含泪卖笑的地方,是官僚政客、公子王孙的销金窟。高阳的小说《八大胡同》就是以此为背景写出曹锟贿选总统的丑剧的。从前北京的妓院分多少等,一二等为高级妓院,又叫"堂"和"大地方"。“八大胡同”头等和二等妓院较为集中,每家门前有块小金字招牌,上书堂名如"春福堂"、"盛安堂"或者再加上姓氏于堂名之下。然而“八大胡同”究竟是哪八条胡同!恐怕说不全的居多。 八大胡同又名"八埠",是哪八条历来说法不一。确切地说,应该是指:石头胡同、陕西巷、王广福斜街、韩家潭、胭脂胡同、百顺胡同、皮条营、纱帽胡同。在中国文化里历来有用数字表示人、物、景等的习惯。比如在人的方面有"八仙"、"扬州八怪"、"天桥八大怪"、"唐宋八大家"。物的方面有"八旗"、"八家铁帽子王府"、北京商业中的"八大祥"。景的方面多了,"燕京八景"、"杭州八景"、"西安八景",过去全国市县差不多都有"八景"。其实,"八"字在这里是个虚数,只是表示其多,真正计算起来岂止"八"呢? 以"八旗"为例,"八旗"有"正"和"镶"之别,还有满、蒙、汉等族八旗之别,远不止"八"了。“八大胡同”也是如此。我所说的大条胡同只是主要的胡同而已,但不限于八条。在这方面《顺天时报丛谈》一书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透彻,是这样写的: "……八大埠者,如王广福斜街、石头胡同、陕西巷、韩家潭、朱茅胡同、朱家胡同、胭脂胡同、燕家胡同、柏兴胡同、留守卫、小李纱帽胡同、火神庙、青风巷等,是以数计之,实不止八,且在煤市街迄东尚有王皮胡同(俗谓之王八胡同、蔡家胡同两处,虽为少下等级之娼寮,然均俗所谓之大街北之娱乐处所,此盖以西珠市口大街为径,用以区别雅俗耳。由王广福斜街迄西,大半为少有声色之小班,其东则多为二三等茶室下处,至该处地名如火神庙本名街,现庙已败陋而名犹存。留守卫则辽金时之禁兵营卫故址,至今仍红楼碧户,舞扇歌衫,未可谓非该地之佳运。 “八大胡同”早已成为北京历史的陈迹,如今变成普通的居民住宅区,若要仔细寻觅,尚能依稀辨出昔日的格局风貌来。
八大胡同是哪八大?
八大胡同是指百顺胡同、陕西巷、胭脂胡同、韩家胡同、石头胡同、大力胡同、棕树斜街、朱家胡同,八大胡同在过去是一个著名的风月场所,它内部景点诸多,有著名的上林仙馆,也有于北大清华其名的名校辅仁大学。京的胡同多如牛毛,唯独八大胡同闻名中外,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更是有很多官员常来此地。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扩展资料:清朝时,由于北京内城禁止开妓院,因此,妓院纷纷转战“八大胡同”开业,且都是四合院式建筑,清初兴起,由于属高档妓院,清末爆红,就连八国联军的官兵,为满足兽欲,也成为座上宾。住在八大胡同的女人,千娇百媚,最富盛名者,就属“赛金花”,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因贫困下海,后嫁给状元洪钧,当三姨太,曾随夫出使德、俄、荷、奥欧洲四国,成为大使夫人,周旋于上流社会。由于命运捉弄,赛金花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时,搬到北京,住在石头胡同,先后在高碑胡同、陕西巷挂牌营业,晚年贫困,于1936年病逝于北京。赛金花住过的怡香院,就在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内,是栋两层楼、红色系的古迹,至今结构没有动过。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