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王耀武,国民党一级上将名单(蔡守元特赦后干什么了)

摘要: 求王耀武简介王耀武,谁可以说下王耀武是什么样的人 王是一位抗日名将。王善于带兵和指挥。擅长阵地战、...

求王耀武简介王耀武,谁可以说下王耀武是什么样的人

王是一位抗日名将。王善于带兵和指挥。擅长阵地战、夜战、反围剿、歼灭战。王打得雷厉风行,果断;敢于打硬仗,敢于承担艰巨任务,这是国民党军队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能打得最好的老虎之一。王(1904-1968),山东泰安人,祖籍,汉族。1924年11月,考入黄埔军校;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率部创建74军,历任国民革命军74军51师师长、副师长。1939年因立功晋升为74军军长;1945年1月,升任四方面军军长;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成为投降主官。1946年1月下旬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兼长官,3月兼任山东省国民党党政军统一司令部主任。10月23日,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山东军区司令。抗战胜利后,执掌鲁王,并着手制定和实施《山东省政府施政纲领》。1946年初冬,王带着全部美国设备,开通了至津浦线。国民党在山东的军事实力一度大增。1948年9月,在粟裕的统一指挥下,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14万人组成攻城团,18万人组成援华团。经过八昼夜的激战,攻占了下济南。在济南存亡的关键时刻,吴起义断送了王最后的希望。和好之后,王逃出城池,来到寿光被活捉。从那以后,他成了战俘。1959年2月,王成为第一批被赦免的战犯之一。大赦后,王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委员。1964年冬,他被邀请为全国政协委员。一九六八年,王因病在北京人民医院逝世,享年六十四岁。资料:抗日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的第51师从汉中调往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上海保卫战。利用陆海空协同作战的优势,日军向51师守住的罗甸发起多次进攻,均被51师官兵击退。王还巧妙地利用夜战,派兵出击,先后击毙了日军联队队长武田和炮兵联队队长梅森。当时上海的几家报纸,如《申报》、《大公报》,都报道了51师的战果,还刊登了王的照片。上海保卫战持续了三个月,双方都投入了几十万兵力。战斗虽然以中国军队的撤退而告终,但也重创了日军,同时挫伤了日本当局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计划。战后,51师和58师合编为74军,于济时任军长。此后,74军成为国民党的抗日生力军,王成为74军的一员。1937年12月初,王率第51师参加南京保卫战,奉命负责淳化镇、牛首山的防守。这场运动从12月7日开始,到12月13日结束。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了六天,最后因为武器悬殊而撤退。由于战役指挥上的失误,中国军队撤退时陷入了极大的混乱。王带领的部队殿后维持秩序,但他没有船渡长江。于是便派副官带着小蒸汽轮去接应,他才得以脱险。从此,他和余吉时的关系变成了生死之交。当第50师的官兵

1939年9月,王率第74军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奉命拦截入侵长沙的日军两个师。他们在赣北重镇高安激战。王首先以第五十一师为主攻部队切断敌人退路,经过三天激战,于九月二十二日收复高安城。这一胜利有效配合了长沙会战主战场,为赢得整场战役创造了条件。第一次长沙会战历时一个月,前后三个战场激战,最终迫使日本退回原位,取得武汉会战后的第一次胜利。1941年春,王率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江西上高战役。上高战役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歼灭战,他秦英称之为抗战以来“最好的一次战役”。第74军战绩最为突出,战役指挥员罗称赞第74军为“抗日铁军”。战后,第74军被授予陆军最高奖项————号飞虎旗,王本人也被授予陆军最高勋章。1943年4月,参加鄂西战役。74军通过石门向敌侧背发起攻击,切断了敌人的交通。战斗结束后,王升任第29军副总司令,仍担任第74军军长。同年十一月,日军集结七个师约十万人进攻常德,王率七十四军参加战斗。他在常德东北领导了一场与敌人的激战。常德被日军、空军、坦克的优势火力猛攻了16天,整个城市被夷为平地。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余石湾耗尽了弹药和食物。在伤亡超过3/10的情况下,一度退出县城。王率领第51师进行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的激战,常德城终于被收复。这一战赢得了蒋介石的赞赏,称赞王“善于带兵,有指挥能力”。战后,蒋介石在南岳召见他,以示酬谢。1944年2月,蒋介石擢升王为第24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73、74、79、100四个军。1945年,中国抗日战场转入反攻阶段。4月,时任国民党军第四军军长的王亲自指挥湘西雪峰山战役。战斗持续了近两个月,多次击退日军进攻,狼跑出了军队。湘西雪峰山战役的胜利是王的杰作,也是这次战役的成功。很快他就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这是一般黄埔同学所不能及的。他只有40岁。

求王耀武简介王耀武,谁可以说下王耀武是什么样的人

王耀武简

王耀武,一九零四年生,字祖民,汉族,山东泰安人。1924年11月考入黄埔军校。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时,他率部建立了第74军,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74军第51师团团长、副团长。1939年,他被晋升为第74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1月晋升为第四方面军司令。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46年1月下旬任第二次绥靖地区司令员,3月任国民党山东省区党政军部统战部主任。10月23日,任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安监部队司令员、山东省军政部队司令员。1968年,王耀武在北京人民医院病逝,享年64岁。扩展资料: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阵地战、夜战、反包围、歼灭战都很擅长。王耀武作战时雷厉风行,杀伐决断;也敢打硬仗,敢接困难的任务,是国民党军在8年抗战中最能打的虎将之一。 在淞沪抗战期间,王耀武所率领的五十一师作战任务是,坚守在吴淞口附近以罗店为中心的阵地战,阻止日军从海上登陆,打破日军从川沙登陆经罗店直趋嘉定,并切断京沪线的企图。日军发挥海陆空协同作战的优势,向罗店发动多次猛攻,均被五十一师官兵击退。王耀武还巧妙地运用夜战,派出部队强袭,先后击毙日军联队队长竹田和炮兵联队队长莫森,受到总部通报表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耀武

求王耀武简介

王耀武(1904年 - 1968年),汉族,字佐民,山东省泰安市上王庄人,1904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其父与长兄早逝,在一位精明能干的慈母培养之下成人。是国民党军队著名的高级将领之一,长期被蒋介石信任和重用,成为黄埔系第一个出任方面军司令官和省政府主席的人。因此,在山东长期流传着“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皆黄埔一期学员)不如一王”的说法。他的一生,既有追随蒋介石积极反共的一面;又有在抗日民族战争中英勇杀敌,为国争光的一面。他虽出自旧营垒,却不是个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解放战争时,王耀武的对手是粟裕将军, 在1934年,王耀武攻击寻淮洲的红军时,粟裕曾是寻淮洲,方志敏的部下,可以说, 作为曾经的手下败将,粟裕终于等到了报仇雪恨的一天, 但是实际上整个解放战争中王耀武的指挥并无严重过失,粟裕能够战胜并生擒王耀武,多半还是靠着陈诚,蒋介石的越级指挥和共产党谍报部门的卓越工作,莱芜战役,王耀武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就是任命了毫无指挥能力的李仙洲(黄埔一期,除此之外乏善可沉)作为前线指挥官,粟裕放弃临沂,诱使李仙洲冒进,王耀武发现李仙洲轻松拿下临沂,对解放军意图产生了怀疑,他立即感到李仙洲军团有危险,马上下令军队开始撤退。 他判断对了。实际上,当他的军队开始撤退的时候,中共方面的将领也急了。要知道他们放弃临沂,兼程北上,那是要吃肉的!当时就报告粟裕,让我们干吧。吃不到肉,也要咬一口油。吃不到满汉全席,那也得捞走两盘菜!至少能搞掉敌人的断后部队。 但是粟裕不是寻淮洲,他不会急于冲锋。粟裕下令不许动,而且很有预见性的说了:就算王耀武不打,陈诚蒋介石要打,他们会把大餐送回来! 他也没说错。陈诚发现李仙洲军团在后退,又发现粟裕架设的浮桥,立即认定粟裕要北渡黄河。他一面斥令王耀武不准后缩,一面又直接命令北路前敌总指挥李仙洲,要他确保新泰、莱芜阵地,堵住胶济路一线。于是仅仅过了一天,李仙洲又被陈诚送回了粟裕的嘴边。 此后,粟裕巧妙设围,将李仙洲困在莱芜,李仙洲部下整46师师长韩练成是中共党员,临阵突然失踪,加剧了其军队的指挥混乱,终于被粟裕包了饺子,全军覆没.孟良崮战役,是王耀武遭受的第二个重大打击, 王耀武起家的老队伍,国民党军王牌的王牌,被粟裕全歼,王耀武爱将张灵甫被击毙(一说是自杀), 现在多说是张灵甫刚愎自用,自大轻敌,事实确实共产党谍报工作的杰作将张灵甫送入死地, 当时国民党国防部作战次长刘斐,此人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间谍,利用国防部的权势,将拥有重装备,善于平原作战的张灵甫送上了粟裕重兵包围的山区, 实际上张灵甫一直对国防部的指令颇有微词,但是却无力反抗,最后在决战阶段,与王耀武一直保持电话联系,王耀武泣不成声,眼巴巴的看着这个曾经奇袭张古山的抗日名将身死孟良崮.孟良崮作为一个标杆战役,其后,国共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王耀武知道济南已守不住了,于是飞到南京,请求蒋介石放弃济南,退守二线防御,但是这一建议未被采纳,缺兵少将的王耀武,名义上仍有10余万军队,但是良莠不齐,战斗力远不如王耀武当年的铁军74军.而在济南坚守的关键时刻,另一个关键人物,吴化文临阵起义(此人反复无常,投蒋,降日,山东地区势力最大的汉奸,再投蒋,最后投共, 自有后世点评),断送了王耀武最后的一点希望,王耀武化妆后潜逃,一度在解放军眼皮底下走出济南,但是其落网居然是因为上厕所,在茅厕里,王耀武习惯的掏出白纸摸屁股,被警惕性极高的老乡当场识破(精英和草根的区别在一张白纸上,相当寒)并扭送到当地的政府,也可以看出,共产党政府在当地深得民心,才有这种民众的自发支持.王耀武终于落网,淮海战役打响之前,粟裕已经摆平了这个最大的心头之患.总体来说,王耀武纵然有极高的军事指挥能力,但是在当时贫民跟着共产党的大局下,就算没有陈诚,蒋介石的胡乱指挥和共产党高级间谍的卓越工作,王耀武也不可能挽回败局,最多是让粟裕或其他共军付出更大的伤亡,费更多的周折,鉴于将军在抗战中的卓越表现,我们对于王将军这个民族英雄有很高的敬意!现在在济南大明湖公园北岸,仍保留有王耀武将军死守济南的临时指挥所,可以免费参观.个人简历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 1928年,参加北伐。 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9月升任上校团长。 1932年,参加了第四次围剿,因功被蒋介石召见,并升任少将旅长,旋升五十一师师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率部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和南京保卫战,重创日军,随后多次率部参见抗日会战。 1944年, 任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方面军司令官。 1945年,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等职。 1948年,济南战役之后,化装潜逃被俘。 1959年,特赦释放后,任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 196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 1968年7月,在空前的政治浩劫中于北京迫害致死。 呜呼~可怜一代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就这样悲惨的死去!

有多少人叫王耀武

大哥,你这个问题问的太有跳跃性了。我就知道有个王耀武(1904年~1968年)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抗日战争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黄埔三期生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