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立体电影,3d全景vr恐怖视频现实惊悚(电视播放3D电影)

摘要: 什么是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光学原理和人眼的视差相结合产生的奇特的空间图像和立体效果。当观众戴...

什么是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光学原理和人眼的视差相结合产生的奇特的空间图像和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后,会觉得屏幕上的所有场景都像大自然一样,前后距离不一,有些场景就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当一个物体快速向观众前进时,人们会感觉到这个物体打在他们的脸上,并感到惊讶。

什么是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

如果你觉得立体电影的立体感不强,我觉得有几种可能。首先声明,我对事不对人,楼主不要对号入座。1.如果是在电脑上戴着立体眼镜看而不是在电影院看,片源不立体的话立体效果不会很好。我有一套hero的立体眼镜,在NVidia的显卡上安装立体驱动就可以达到立体效果。但只有hero提供的一小段3D片源立体感强。看其他从网上下载的片子虽然有立体感,但不是很强,这和视频场景的景深有关。景深越大,立体感越强。2.如果是在电影院观看,设备和片源应该没有问题,那么可能是观看者没有很好的配合立体眼镜,无法产生立体感。电影院为观众配备的立体眼镜都是按照标准的眼距和标准的视力来设计的。有两种情况可能达不到立体效果:一是观看者两眼距离不标准,但两眼视力差异较大。3.就像现在流行的3D立体画,有些人从来没见过3D立体画。这应该也和立体感有关系。-在电影院看过几部立体电影,立体感很强,感觉电影人物和道具近在咫尺。

立体电影都有啥片?

除了1楼2楼说的,还有一些小立体攻略:又名《鲨鱼小子和岩浆女孩》特工小子3:又名:间谍儿童游戏终结怪物史莱克3D冒险版欢乐圣诞雨林昆虫世界怪物街等。楼主可以参考参考链接,这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立体电影是怎么回事?

3D电影,D是英文Dimension的前缀,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用3D电影来代表立体电影。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区分远近,取决于两眼之间的差距。虽然缝隙很小,但是通过视网膜传到大脑,大脑利用这个微小的缝隙从远处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的印象。在3D电影中,通常使用两个镜头同时从不同的方向拍摄,然后将两个相机拍摄的两组影片同时通过两台投影仪进行投影,将这些略有不同的影像叠加在屏幕上。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要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这是一副透射方向相互垂直的偏光镜。这样从屏幕上看到的场景就有了立体感。1982年,迪士尼拍了一部电影《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它通过混合CGI和真人表演创造了令人惊讶的3D效果。1983年,《大白鲨3》的3D版轰动一时,上映第一周票房收入1300万美元。从此,3D电影陷入沉寂。直到2004年,第一部IMAX3D正片《极地特快》诞生。这部电影在2000块普通的2D银幕上放映,只有75块IMAX3D银幕,但这75块IMAX3D银幕占了总票房的30%。IMAX的“超级组合”让发行商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也让卡梅隆在2004年提出了3D时代即将到来的观点。现在的3D电影仍然没有发展到可以用肉眼观看的地步。再加上急功近利的电影公司大量上映“伪3D”电影,最近一波3D电影热潮开始消退。据北美电影市场统计,2009年《阿凡达》上映时,3D票房占总票房的85%,到2010年,这一比例仍高达70%。但在2011年,《爱丽丝梦游仙境》和《加勒比海盗:惊涛怪浪》两部暑期档大片上映时,尽管院线已经尽可能多地安排了3D场景,但3D银幕贡献的票房比例仍然大幅下降至45%。《功夫熊猫2》的3D票房仅占总票房的37%左右,远低于此前预计的55%至65%。2009年,一部革命性的电影诞生了,那就是《赛车总动员2》。这部3D大片《创世纪》的变化堪比彩色电影取代黑白电影的里程碑。12月10日,《阿凡达》登陆北美,成为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3D电影。Real3D的新技术成为这部3D电影成功的关键,开启了3D电影的新时代。RealD公司凭借这部电影盘活了上下游,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提升。3D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在电影院、家庭和专业设施三管齐下,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3D平台,提供了出色的观看体验。如今,全球3D电影平台由9500块屏幕组成,其中Real3D在全球48个国家拥有300家赞助商,运营着4800块屏幕。从《阿凡达》,《冰河世纪3:恐龙的黎明》,《圣诞颂歌》到卡梅隆巨制《怪兽大战外星人》,在3D电影领域耕耘了30年的美国品牌RealD的3D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影不仅成为了院线的头号得分手,也成为了厂商合作的灯塔。据国外媒体报道,为了让潘多拉星球活起来,卡梅隆和许多生物学家甚至出版了一本书—— 《阿凡达》,解释了各种生物的进化和脉络。同时,卡梅隆还使用了三大杀手锏,即虚拟摄像技术、表情捕捉和融合摄像系统。表情捕捉的方法和动作捕捉类似,但更细腻,难度更大。导演卡梅隆专门在洛杉矶的普拉亚维斯塔(Playa Vista)搭建了5倍于一般表演捕捉工作室的体量,安装了120个固定摄像头,从各个角度捕捉演员表情的所有信息。扮演那威的演员同时戴着一顶特殊的帽子,一个微型DV详细记录了所有的面部特征。然后,95%的脸

表情信息传输到数码虚拟人物身上,于是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外星人效果,观众几乎是真假难辨。而早在《阿凡达》之前,拍摄于1997年的《深渊幽灵》是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第一部3D电影,该片采用了数字摄影等先进技术,为3D电影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卡梅隆本人参与了3D摄影机的设计,拍摄使用的是索尼生产的HDW-F900高清数字摄影机。两台摄影机并排,镜头之间的距离与人的眼睛相仿——约69毫米,这需要对机器进行改装。于是工作人员在拆除掉一些部件后把两部摄影机合为一体,取名为“3-DP 摄影机”,这也是詹姆斯·卡梅隆用来拍摄3D立体版《阿凡达》的摄影机。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