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5 04:01:08
罗盛教是谁?
罗盛教具体是哪里人
罗盛教的故事
罗盛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爱民的一流模范,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31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战争,在某部任侦察连。在朝鲜前线,他亲眼目睹了美帝国主义对朝鲜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他对侵略者的极大仇恨和对朝鲜人民的深切同情。罗盛教被朝鲜人民对志愿者的深情厚谊深深感动。有一次,部队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行军,手指都够不着。一位朝鲜老太太站在那里,顶着大风和冰雹,提着安全灯为战士们照亮道路,不断提醒志愿军战士:不要掉进泥坑里。罗盛教觉得只有杀敌立功,才能回报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几次要求上前线,但指导员总是耐心地劝他:“你的决心是好的,但革命工作是有分工的,现在你又做文书工作,这是消灭敌人的保证!”罗盛教工作更加努力。除了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他还经常冒着枪林弹雨给前沿阵地的战友送饭,抢救伤员。一天,连天文台附近的山村被美国飞机轰炸了。他冒着烟和火去营救一位韩国老奶奶和一个孩子。1952年1月2日上午,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橡树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不小心掉进了一个2.7米深的冰洞里,另外三个少年大声呼救。晨练结束后,罗盛教路过这里,听到喊声,立即跑到事故现场。他边跑边脱下棉衣棉裤,冒着零下20的严寒,跳进冰窟,潜入水中寻找。他两次把崔莹从水里拉出来,都是因为冰洞周围的冰破裂了,又掉进了水里。几经周折,他冻得脸色发青,瑟瑟发抖,难以支撑,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崔莹推出水面。这时,一名士兵赶到了,于是崔莹被救上岸。然而,罗盛教筋疲力尽,无法浮出水面,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只有21岁。
罗盛教的事迹
罗盛教2005-4-13 10:04:17罗盛教(1931~1952),原名虞城,新化县松山乡人。小时候在威信和文德小学读书,后来因为家里穷辍学了。1945年冬天,我去了一趟甘城县索里镇(今吉首)的舅舅家。第二年春天,他进了省九师附小。1947年考入省立第九师,毕业后赴省立第十三中学学习,改名罗盛教。1949年11月沅陵解放后,罗盛教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读于湘西军政干部学校。1950年3月毕业,分配到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1日,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学习期满后,被派到47军141师直属部队侦察改选文件。随部入湘西武陵山区打土匪,记过一次功。1951年4月6日,罗盛教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跨过鸭绿江后,他在家信中写道:“当我走下大桥,踏上朝鲜的土地时,我闻到了硝烟余烬和火药的味道。美丽的城市被野兽的飞机炸毁了。留下的是一片焦土和碎瓦。我内心扭曲,泪流满面,无比愤怒。我发誓,我一定要消灭美国强盗,否则,我再也不会过这座桥了。”同年8月,侦察连在临晋河战役中担任牛尾洞伏击任务。罗在前线负责抢救伤员,渡河搭浮桥,用身体掩护伤员,进入火海营救朝鲜妇女儿童。看到罗美皇帝对朝鲜同胞的残暴屠杀,他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誓言:“希望你们在被侵略者的子弹击中后,不要再留在我的尸体前,而要继续勇敢地向——年3月前进,为成千上万的朝鲜人民和牺牲的战友报仇!”1952年1月2日,罗的部队驻扎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休整。晨练后,罗在河边散步。他看到在河上滑冰的韩国少年崔莹掉进了冰窟。他立即脱下棉袄,跳入零下20度的冰川。他反复浮出水面换气,然后又沉了三次,尽最大努力营救崔莹。然而,罗已经筋疲力尽,被急流冲向了远处的冰面,等待战友来救他。罗盛教牺牲后,朝鲜人民将他的遗体埋葬在朝鲜石田的佛身洞山。次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政治部记烈士罗盛教一等功,授予爱民一级模范称号。4月1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追认烈士罗盛教为模范团员。1953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此外,在佛身洞山上还设立了纪念亭和纪念碑,上面有金日成亲笔题字:“朝鲜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将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1954年5月30日,朝中友好代表团400多人访华,专门安排了一个分团到新华,崔莹随团访问了罗盛教的故乡。烈士的父亲罗蝶凯当选为第三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新化县第三届至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政府委员、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他10次访问北京,两次访问平壤,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二面国旗勋章。1985年4月,罗盛教纪念馆在新化县资江大桥西端落成。朝鲜驻华大使、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政委、省县党政领导等出席了开馆仪式。原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亲笔为博物馆题词:“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