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美食介绍,中国美食的历史与起源(中国美食图片素材)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1 04:25:17
中国美食的介绍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省份的特色美食都列出了崂山美食。2019年7月10日。临猗区阿扣巴烧烤店厨师,优质料理领域创造者1。北京特产:北京烤鸭北京烤鸭被誉为‘天下美味’。它以色泽鲜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而闻名中外。2.天津特色菜:锅塌里脊。锅塌里脊以猪里脊为主料,色泽黄亮,入口鲜嫩,咸味适口。3.山西特产:过油肉起初是一道著名的官府菜,后来流传到太原一带,逐渐在山西流传开来。这道菜的特点是色泽金黄明亮,味道咸鲜,有醋味,质地外软内嫩,汁透明,有点亮油。4.河北特色美食:驴肉火烧驴肉火烧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著名小吃,起源于河北保定。即煮熟的驴肉放入火中食用,火的味道香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5.内蒙古特产:手抓肉‘手抓肉’就是手抓肉,是红色食品之一。蒙古族称肉类为红色食品,蒙古语为‘乌兰一德’。按照牧民的习惯,晚饭一般用手抓肉。6.黑龙江特产:锅包肉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非常适合夏天食用,达到开胃、增进食欲的目的。7.吉林特色美食:清蒸白鱼自古以来,松花江上的渔民就用河水煮白鱼招待来访的亲友。后来经过烹饪大师潜心制作,终于打造出了清蒸松花江白鱼这道名菜,登上了盛宴。在清代,松花江白鱼曾被列为贡品。8.辽宁特色菜:猪肉炖粉条这道菜是川菜和东北菜。它起源于四川。唐朝时,薛非常喜欢川菜。他被分配到东北后,也把川菜带到了东北,并根据当地的风格发展成了东北菜。9.上海特产:红烧肉红烧肉是五花三层的猪肉做的。做成后,好吃不腻。它是中国烹饪中的一道经典菜肴。10.江苏特色菜:红烧狮子头红烧狮子头是中国逢年过节经常吃的一道菜。肥瘦相间的肉红润有光泽,四周是青菜,醇香四溢,又叫四喜丸子,寓意吉祥。11.浙江特产:西湖醋鱼这道菜以西湖鱿鱼为原料。烹饪前,一般需要在鱼笼中饿一两天,排出肠内杂质,去除泥腥味。煮熟的食物味道新鲜,酸甜可口,有蟹味。12.安徽特产:黄山臭鳜鱼当年一个徽商坐船回家探亲。因为路途遥远,天气炎热,他带的桂鱼没有保存好,发臭了。他老婆舍不得扔,就用浓油红酱处理。没想到被打了,味道真的很好。徽商推广,这道菜竟然是徽菜的经典。13.福建特色菜:佛跳墙佛跳墙,又名“满坛香”和“福寿泉”,是福州的主要名菜。原料多达18种:海参、鲍鱼、鱼翅、扇贝、鱼唇、明胶、蛏子、火腿、五花肉、羊肘、蹄尖、蹄筋、鸡胸肉。14.江西特产:粉蒸肉是用带皮的五花肉、米粉等调料做成的。蒸肉糯香,肥瘦相间,米粉油油的,五味俱全。15.山东特产:九转大肠原名‘红烧大肠’。就是把猪的大肠放入水中焯水,然后油炸,再加入十多种食材,然后微火制作而成。酸、甜、香、辣、咸俱全,色泽红润,质地柔软。16.河南特色:徽面是一种传统小吃,有肉、素食、汤、蔬菜和米饭。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而闻名中原。17.湖北特产:绵阳三蒸所谓三蒸,即畜蒸和pou蒸
18.湖南特色菜:剁椒鱼头风味独特,融合了鱼头的“鲜”味和剁椒的“辣”味。菜肴色泽鲜艳,肉质细嫩,鲜香可口。19.广东特产:白切鸡白切鸡的特点是制作简单,鲜熟不烂,无配料,原汁原味。最好是由广州荔湾区清平路清平酒店制作,所以也叫‘清平鸡’。20.广西特产:螺蛳粉螺蛳粉是柳州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小吃米粉,具有酸、辣、鲜、凉、热的独特风味。21.海南特产:文昌鸡文昌鸡被誉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它的肉滑嫩,皮薄脆,香味很浓,肥而不腻。22.四川特产:麻婆豆腐以豆腐为主,以‘麻、辣、辣、香、脆、嫩、鲜、活’八个字为特点,称为八字格言。23.重庆特色菜:辣鸡椒拌上撒了芝麻的干鸡块,看着就开胃。吃起来鸡外酥里嫩,有芝麻香,辣中带麻。24.贵州特产:酸汤鱼酸汤鱼,苗族特有的食物,吃起来酸爽可口,麻辣十足,开胃。25.云南特色美食:过桥米线过桥米线汤是用大骨头、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长期熬制而成的一种汤,味道浓郁鲜香。26.陕西特色美食:羊肉馒头,烹制精细,食材厚重醇厚,腐肉汤浓,营养丰富,香味十足,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27.藏族特色食品:炸肺和藏语发音“洛扎”多见于拉萨等地。该菜色泽浅棕色,外脆内软,味道鲜美。28.新疆特产:烤全羊烤全羊色泽鲜艳,皮脆肉嫩,清香可口。吃的时候把肉切成片,蘸盐吃。29.青海特产:羊肉炒面味道鲜美,爽滑适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老少皆宜。30.甘肃特色美食:河西羊肉河西羊肉,体大,肉质鲜嫩,肥而不肥,滋补效果极佳。31.宁夏特色菜:蒸羊肉肉质软嫩,洋葱味浓郁。32.香港特产:牛肉丸香港牛肉丸以其多汁的筋和咬劲而闻名。牛肉丸一般用米线煮,或用虾仁、腰果等配料煮,或用鹌鹑蛋、芙蓉丸炒,外酥里嫩,香甜可口。33.澳门特产:马介休是鳕鱼,咸鱼的一种,可以用煎、烤、烤、煮等不同方法烹制,味道鲜美。34.台湾省特产:三杯鸡,鸡肉嫩,调料浓,九层塔香,都让人垂涎三尺,比较适合北方人的口味。
net/img/中国美食的介绍.jpg" alt="中国美食的介绍" />介绍中国特色的美食,100字左右。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北方的年节食品。大年三十包饺子。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年三十的饺子,由于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所以,还规定了许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内容。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需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扩展资料: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在许多汉族地区民俗中的 ,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字,亡后会变成不在册的孤魂野鬼。表明我国祖先对此的重视度。无论怎样,为除掉一年的晦气您也要在除夕吃一顿“饺子”。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中国美食介绍
介绍中国传统美食。
很多呢!饺子 汤圆 春卷 麻花 年糕等等……http://www.lytour.com.cn/meishi/yinshixiantan/zhongguo.htm中国菜肴素有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说。四大风味是:鲁、川、粤、淮扬。八大菜系一般是指:山东菜、四川菜、湖南菜、江苏菜、浙江菜、安徽菜、广东菜和福建菜。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 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 鲜而不俗,嫩而不生, 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 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故闽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如凉拌菜肴“萝卜蜇”,将薄薄的海蜇皮,每张分别切成2~3片,复切成极细的丝,再与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合并烹制,凉后拌上调料上桌。南菜系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成名较早。浙菜系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京师人南下开饭店,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为浙菜系一大特色。如过去南方人口味并不偏甜,北方人南下后,影响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汴京名菜“糖醋黄河鲤鱼”到临安后,以鱼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鱼”。苏菜系即江苏地方风味菜。江苏是名厨荟萃的地方。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和第一座以厨师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这里。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故名彭铿,又名彭祖。夏禹时代,“淮夷贡鱼”,淮白鱼直至明清均系贡品。“菜美之者,具区之菁”,商汤时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春秋时齐国的易牙曾在徐州传艺,由他创制的“鱼腹藏羊肉”千古流传,是为“鲜”字之本......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