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面积,北京故宫路线图(故宫平面图简示图)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3 08:10:54
故宫占地面积是多少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它有70多座宫殿和9000所房屋。它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故宫简介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北京故宫被称为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国克里姆林宫)。它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建造时间:北京故宫博物院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宫博物院为蓝本,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个长方形的城市,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高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紫禁城的建筑分为两部分:外院和内院。中心外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称为三大殿,是国家举行盛大仪式的地方。故宫的中心是干青宫、交泰宫和坤宁宫,统称为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主要宫殿。紫禁城的建筑规模紫禁城由明朝皇帝朱迪建造,由蒯祥(1397-1481,字庭瑞,苏州人)设计。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100万农民工,建了14年,9999栋半。实际上,根据1973年专家的实地调查,故宫有90多个院落,980间房屋,共计8707间(但这个“房间”不是今天房间的概念。故宫的建筑风格是故宫前面的宫殿。当时建筑风格宏伟,庭院明亮开阔,象征着封建政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位于故宫对角线的中央,每个角上有十个吉祥的动物。故宫博物院的设计者认为这将展示皇帝的威严,震惊世界。而后内廷要求深刻紧凑,所以东西六宫都自成体系,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有序。内院之后是宫廷花园。故宫沿着一条南北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边展开,由北向南笔直,左右对称。这条轴线不仅贯穿故宫,而且从南面的永定门到北面的鼓楼、钟楼贯穿全城。参考:网络链接
故宫的面积多少平方公里?
故宫面积约0.72平方公里。1.建造过程:北京原本是朱迪王子的封地。靖南之战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志刚说,燕京北平是皇帝的“龙兴之地”,应效法明太祖的凤阳做法,成为其都城。成祖随后大力提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史称“走为上”。同时开始转移人口充实北京;被迫迁居北京的人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难民、富裕的江南家庭和山西商人。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上谕,以南京故宫(南京紫禁城)为蓝本,修建北京故宫和城墙。楚国的献帝派人到全国各地开采珍贵的木材和石头,然后运到北京。仅筹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大多生长在山里,人们冒险进山采木,所以很多人丢了性命。后人留下“一千入山,五百出山”来形容采木的生命代价。开采建造宫殿的石头也非常困难。现在,保和殿后面最大的单笔石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开采。史书记载了运送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挖一口井,在寒冷的冬月气温足够低时,将井里的水灌入一条冰路,用了28天才运到皇宫。此外,——块皇家建筑用方砖将在苏州焚烧,山东临清也将向北京运送贡砖。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以北京为根据地进行北伐,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把陵墓建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证明了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迁都。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朝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事宜。对于提出异议的大臣,明成祖一一予以免职或严惩。从此没有人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故宫为模板的北京故宫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故宫和北京城落成。北京故宫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规模略大。新建的北京城周长45里,是一个规则的正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首都形态。成祖以圣旨正式迁都南京,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北京顺天府为首都。但南京仍有南京系等6个中央机构,以南京为保留首都。2.故宫规模:故宫前面的宫殿,当时要求建筑风格宏伟,庭院明亮开阔,象征着封建政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位于故宫对角线的中央,每个角上有十个吉祥的动物。故宫博物院的设计者认为这将展示皇帝的威严,震惊世界。而后内廷要求深刻紧凑,所以东西六宫都自成体系,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有序。内院之后是宫廷花园。故宫沿着一条南北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边展开,由北向南笔直,左右对称。这条轴线不仅贯穿故宫,而且从南面的永定门到北面的鼓楼、钟楼贯穿全城。
故宫面积有多大?合多少公顷?
故宫博物院占地72万平方米(72公顷),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15公顷)。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故宫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它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与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扩展资料历史永乐五年闰七月,朱棣颁诏开始营建紫禁城。主持营建工程为泰宁候陈珪、工部侍郎吴中、刑部侍郎张思恭、设计师蔡信。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紫禁城完工。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顺治元年至顺治十四年,重建了午门、天安门、外朝前三殿,将位育宫恢复为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又整修内廷、东路、和西路的建筑。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始部分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建筑。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大规模增建和改建。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徒林清率教众攻打紫禁城。光绪十四年(1886年)太和门护军值班室发生火灾,由于救火设施不完善,大火烧了两天,贞度门、太和门、昭德殿被焚。此次损坏直到光绪二十年才修复完毕。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后仍居于宫内。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黄郛摄政内阁公布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第五条,废除皇帝尊号,请废帝溥仪出宫。故宫博物院于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开幕。2012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十八万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一千五百万人次,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最繁忙的博物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宫
故宫有多少平方米?
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整体格局: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长八公里的中轴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如今故宫左前面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右前面的中山公园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坛;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人们进行交易的市场。北京故宫的北面是万岁山,南面是金水河,恰好符合古人“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的建宫原则,万岁山是专门为营造皇城风水而筑城的一座人工山,完成于明初,位于元代寝宫延春阁旧址,用开挖护城河和南湖的淤泥堆积而成。此山的堆筑,一方面满足了皇城要“负阴”的原则,另一方面又镇住了前朝的风水,故万岁山又有“镇山”之称。北京四九城的布局是二龙出水护着紫禁城。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