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粮票,粮票回收价格表2020(1966粮票5市斤一张2018出售)

摘要: 粮票是什么 粮票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特定经济时期发行的一种粮食购买凭证。我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

粮票是什么

粮票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特定经济时期发行的一种粮食购买凭证。我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分配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用的有价证券,在中国已经使用了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粮票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那时候,购买食物需要粮票。事实上,中国最早使用的并不是客票供应。苏联十月革命后,国家不稳,内战不断,商品匮乏,采取计划分配商品,发行各种商品票。苏联最早的票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商品短缺的时候也发行过各种商品票,票的种类很多,包括粮票。目前仍有一些国家仍在使用票供方式,如朝鲜、越南等国。在票的时代,凭票供应车票在中国不是最早使用的。苏联十月革命后,国家不稳,内战不断,物资短缺,就采取计划分配,发行各种商品票。苏联最早的票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商品短缺的时候也发行过各种商品票,票的种类很多,包括粮票。中国取消粮票后,仍有一些国家仍在使用提供粮票的方式,如朝鲜、越南等国。中国的粮票数量是“世界之最”。全国有2500多个市县,一些乡镇和一些大型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都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证题材广泛,印刷精美,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多年来,这种不可复制的票证文物越来越稀缺,珍品众多,长期吸引着国内外藏家的目光。此外,解放战争时期发行的一些公共粮票,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军在人民支持下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门票经济”影响了中国几代普通人的生活。那是一个凭票吃饭喝汤的时代,也是一个靠粮票、分配票等票证生活的计划经济时代。食物是第一个凭票供应的。建国初期,物资极度匮乏,自然无法开辟粮食供应。中央政府开始计划粮食供应,以满足人民的温饱。1953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和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然后,粮食部向全国发布了这个暂行办法,很快,各种各样的粮票就在社会上纷至沓来。1960年,国家进入节粮救灾时期。城市居民口粮被压缩,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过去凭票供应的商品现在买不到了。到1961年,市场上有156种凭票供应的商品。那时候吃饭需要粮票,抽烟需要烟票,喝酒需要酒票,甚至一分钱一盒的火柴都需要火柴票。虽然开出的罚单很多,但还是不能涵盖所有商品。因此,除了船票之外,还发行了各种购买书籍,如粮食书籍、副食书籍、煤炭书籍等等。至于购买工业产品,国家还颁发工业证书。你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工业代金券才能在店里买到你需要的商品。大件贵重商品,还有自行车票,缝纫票,手表票等等。与门票时代相适应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制度

在中国只有国家粮票才有效。出差的人必须到粮店凭单位介绍信兑换一定数量的国家粮票。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物质逐渐丰富,商品市场日趋活跃,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宽松,国家逐渐缩小消费品的配给范围。到1983年,国家统一限量的食品和食用油只有两种。1984年,经过两年多的价格体制改革实验,深圳在全国率先取消了所有的票,粮食、猪肉、棉布、食用油等商品供应开放,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没有粮本和粮票的生活。24年后的今天,取消门票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在当时,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冒很大的风险。它不仅是政策的雷区,也是这座城市最敏感的神经,引起了深圳市民的恐慌。当时我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按户籍人口定量配给。深圳特区初期也实行这一制度。那时,人们必须用户口本或粮票购买大米,数量很少。特区成立几个月后,人口从特区成立前的两万多人扩大到几十万人。大批建筑工人等人员进来,粮食配给不够。一些人没有粮票,所以他们不得不在自由市场购买高价食物。因为粮票,当时很多人被迫回大陆。1984年11月,深圳召开会议,研究取消粮食券定量供应问题。会议认为,经过全国农村改革,粮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粮食供应不那么紧张。而且因为国家给了经济特区先行先试改革的机会,深圳可以大胆地进行改革。解决办法是让国有粮食部门多储备粮食,取消粮票,提高价格,开辟货源。如果发现周边被大量抢购,提高粮价,研究其他对策。新政策实施前,消息传开后,习惯了“票天”的深圳人慌了,纷纷去粮库排队买粮油。几十年来凭票买菜的习惯一旦被打破,会不会没有菜买了,大家又要饿肚子了?事实证明,由于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食品券供应制度后,什么都没发生。用一位市民的话说,“没想到,取消粮票后,不仅买不到菜,买东西也很方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选择不同的品质!”1985年,深圳取消粮票后的第二年,国家取消了实行了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统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富裕了城市居民。

的“米袋子”、“菜篮子”。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基本家家户户粮票都有所盈余。1991 年5 月,广东、海南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同价改革。1992 年4 月1 日,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改革。1992 年10 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实行购销同价,促进粮食产销与市场接轨。粮价放开后,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显著增长。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找不到粮票发愁了。

粮票是什么

粮票有几种?

粮票分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只能在本地使用,全国粮票可以全国用,也是当时体现身份和个人价值的紧俏物品。地方粮票各地不一样,从半两到一千斤都有。全国粮票比较流通是一市斤到一百市斤。

之前的粮票是怎么来?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应用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粮票最早在晋冀鲁豫边区,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逐步建立粮食等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下达《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9月5日,粮食部以命令形式发布暂行办法。同年,地方政府开始实行这项制度。此后,长期实行粮油凭票证供应制度。居民除在国有粮店凭供应本购买基本口粮外,在商店或饭店购买食品、商品时,必须同时支付票证和货币。簿册和票证的发行,及粮食关系与户籍制度紧密挂钩。城镇居民以户为单位,依照粮食户口领取居民粮食供应本,有称购粮本、粮本或粮油本,以月份为期限在国有粮店购买粮食、食用油。粮票获取的主要途经,由城镇居民凭居民粮食供应本到指定国有粮店兑换。另对体力劳动者有所补贴。改革开放后,商品供应逐渐充分,1985年,政府放开粮食价格管控。商品敞开供应后,进入1990年代,凭票供应制度已名存实亡。1992年11月,粮票被废除。

粮票,全国粮票?

粮票!看图是真的!五几年和六几年人们就用的是粮票!现在几乎看不到粮票了!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