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阿帕奇直升机,tb2无人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图片)

摘要: 阿帕奇直升机的详细简介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休斯直升机公司1975年研制的反坦克武装直升机。最大平均飞...

阿帕奇直升机的详细简介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休斯直升机公司1975年研制的反坦克武装直升机。最大平均飞行速度307km/h,服役升限6250m,最大上升速率16.2m/s,航程578km。主要武器:一门30毫米链式反坦克炮,4个外挂点8枚反坦克导弹和工具,机头旋转炮塔安装19座火箭炮。最大起飞重量7890公斤。该机还装有目标拦截显示系统和夜视设备,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搜索、识别和攻击目标。能有效摧毁中型和重型坦克,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和超低空飞行能力,是当代美国主战武装直升机。阿帕契人,音译为Apache,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名为Apache,位于美国西南部。根据传说,阿帕奇是一名战士。他勇敢无敌。他被印度人视为勇敢和胜利的代表。所以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印第安部落,阿帕奇在印第安历史上也以强悍著称。武装直升机从产生到现在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其作战能力强、机动灵活、用途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发展非常迅速。1972年底,美国陆军为了加强武器装备,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先进技术攻击直升机(AAH)计划。要求研制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昼夜执行作战任务,具有较强作战、救生和生存能力的先进技术直升机。方案提出后经过90天的设计竞赛,1973年6月,选择了贝尔和休斯直升机公司的方案,决定分别研制两架试飞样机和一架地面试验机。1975年9月和11月,休斯公司研制的两架YAH-64飞行试验样机分别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同时一架地面试验机也完成了试验任务。从1976年5月起,美国陆军组织了两家公司原型机的对比飞行试验。到1976年底,经过90小时的飞行试验对比,美国陆军正式宣布休斯公司的YAH-64计划获胜。经过改装定型,首架生产型AH-64A于1984年1月正式交付部队。AH-64A是美国陆军的编号,休斯公司的编号是休斯77。1981年底,正式命名为阿帕奇。此后,美国新一代武装直升机AH-64A阿帕奇公布。1985年8月27日,休斯直升机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合并。自此,休斯直升机公司不复存在,阿帕奇公司也换了东家麦道直升机公司。AH-64A阿帕奇作为“先进攻击直升机”,代表了80年代的技术水平,包括机体设计、机载设备和武器。总的来说,阿帕奇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在结构设计上,保证了该机具有良好的基本性能和生存能力,以至于在以后的改进和改装中,机体的设计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直升机的关键部件是旋翼。阿帕奇采用四叶片全铰接旋翼系统,旋翼桨叶翼型为大弯度改型翼型。为了提高转子的高速性能,在生产中采用了后掠叶尖。转子直径14.63米,叶片弦长0.53米,扭角负9度。叶片配有除冰装置,也可以折叠或拆卸。尾桨位于尾梁左侧。四个尾桨叶片不均匀分布在两组中,叶片之间的夹角分别为55度和125度。机身采用传统的半硬壳式结构,尾部为垂尾和水平尾翼,尾梁可以折叠。机身前部为串联驾驶舱,副驾驶/炮手在前座,驾驶员在后座。后座比前座高48 cm,视野很好。特别是当驾驶员靠近直升机的旋转中心时,容易感觉到直升机的姿态变化,有利于直升机贴近地面飞行。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700-GE-701涡轴发动机并排安装在机身的两个肩部,最大功率为每台1265千瓦。

中央机身两侧还有一对低展弦比的短翼,每个翼下有两个外挂点,后缘有襟翼。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武器,为直升机提供部分升力。起落架是大多数直升机常用的后三点式,但起落架不能收起。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武装直升机,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往往飞得很低,容易受到敌方地面火力的攻击,非常危险。所以为了提高生存能力,“阿帕奇”在设计上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旋翼桨叶的设计上,采用了玻璃钢增强的多梁不锈钢前段和玻璃钢蒙皮包覆的蜂窝夹层后段。经实弹证明,这种旋翼桨叶的任何一点被12.7mm火炮击中后,一般不会造成结构损伤,完全可以继续执行任务。采用传统的皮框长绕射结构,机身95%的表面被23mm的炮弹击中后,仍然可以飞行30分钟。前后舱均装有装甲,可抵御23毫米炮弹的攻击。两台发动机的关键部位也有装甲保护,中间隔着一个机身,相距甚远。如果一个发动机被击中损坏,另一个发动机可以继续工作,保证飞行安全。提高直升机的生存能力,相当于提高了直升机的作战效率和部队的战斗力。对于武装直升机来说,在这方面花费一些精力甚至付出一些代价(比如增加重量)是值得的。在机载设备方面,阿帕奇明显优于第一代武装直升机。除了一般的通信、导航和救生设备外,还配备了TADS和PNVS。这些装备在当时应该是比较先进的,大大提高了它在复杂天气条件下和夜间的作战能力。目标拦截/识别系统包括一台高分辨率串行电视、“直视光学装置”望远系统、一台自动跟踪器和一台激光光斑跟踪装置。有了这种目标拦截/识别系统,飞行员可以在什么天气条件下从远距离精确搜索、探测、识别和攻击敌方目标。飞行员的夜视系统类似于目标拦截/识别系统,它使飞行员能够在各种速度和高度下具有夜视能力,并在地面上飞行。是否配备了特殊的攻击性武器系统?是衡量通用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的重要标志。有些直升机虽然装备了武器,但只是为了防御,这种直升机不能称为武装直升机。

“阿帕奇”的机载武器是比较强的,装有一门XM-230-EI型30毫米链式机关炮,备弹1200发,正常射速为每分钟625发,这种机炮的炮弹可与北约组织所采用“阿登”和“德发”机炮炮弹互换,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两侧短翼下共有4个外挂架,可携带16枚“海尔法”半主动激光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如果选装70毫米的火箭弹,每个挂架下可挂一个19枚火箭的发射器,最多可带76枚火箭。这样的配置在现役武装直升机中也是少有的,它可以同时攻击多个地面目标。

阿帕奇直升机的详细简介

阿帕奇直升机分为哪几种?

阿帕奇直升机分为5种,分别是AH-64A/B/C/D/E.AH-64A 为AH-64的基本型双座攻击直升机,引擎为两具通用电气T700涡轮轴发动机,安装在旋转轴的两旁,排气口位于机身较高处。座位是一前一后,正驾驶员在后上方,副驾驶员兼火炮瞄准手在前。固定武装为一门 30mm M-203链炮。两侧的短翼上有四处武器挂载点,可搭载雷射导引的AGM-114地狱火反战坦克导弹,Hydra 70mm火箭,或自卫用的AIM-92毒刺导弹。 AH-64B 原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所设计的改良型,以作为AH-1W海眼镜蛇攻击直升机的后继机种,但未实际进入量产。 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后,原定将254架AH-64A升级为AH-64B。整个升级计划包括换装新的主旋翼、全球定位系统(GPS)、改良后的导航系统及新的无线电系统。 AH-64C 于1991年后期美国国会追加拨款为 AH-64A 升级至 AH64-B+。随后更多的拨款将升级增至AH-64C。 AH-64C为改进了武器系统的改良型,在此之后加装了毫米波雷达而改称AH-64D。 AH-64D AH-64D“长弓阿帕奇”(Apache Longbow)是搭载了先进的传感、动力与武器系统的大幅度改良型,在生存性、通讯能力与导航能力上也有所改良。 AH-64E 美国陆军于2012年10月表示,波音公司与军方打算发出一份合约将开始加紧速度生产制造。 这项全速率生产制造将会是美国陆军从Block I到Block II投入制造以来最重大的决定,陆军上校杰夫‧海格(Jeff Hager)表示,每年将会以48架次销往国外,而美国陆军将添购480架次。

"阿帕奇直升飞机"是什么?

Apache音译为阿帕奇,是北美印弟安人的一个部落,叫阿帕奇族,在美国的西南部。相传阿帕奇是一个武士,他英勇善战,且战无不胜,被印弟安人奉为勇敢和胜利的代表,因此后人便用他的名字为印弟安部落命名,而阿帕奇族在印第安史上也以强悍著称。 由来发展 武装直升机从问世到现在只有20多年历史,但由于它作战能力强、机动灵活和用途广泛,而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发展非常迅速。1972年底,美国陆军为了加强其武器装备,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先进技术攻击直升机”(AAH)计划。要求研制一种能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可昼夜执行作战任务,井具有很强的战斗、救生和生存能力的先进技术直升机。计划提出后经过90天的设计竞争,于1973年6月选中了贝尔和休斯直升机公司的方案,并决定各研制两架试飞原型机和一架地面试验机。1975年9月和11月,由休斯公司研制的两架YAH-64试飞原型机分别进行了首次试飞,与此同时一架地面试验机也完成了试验任务。 从1976年5月开始,由美国陆军组织对两家公司的原型机进行对比试飞,到1976年底经过90小时的试飞对比,美国陆军正式宣布休斯公司的YAH-64方案获胜。再经过修改定型,到1984年1月第一架生产型AH-64A正式交付部队使用。AH-64A是美国陆军的编号,休斯公司的编号为休斯77,1981年末正式命名为“阿帕奇”,从此美国新一代武装直升机AH-64A“阿帕奇”宣布诞生。1985年8月27日,休斯直升机公司并人美国麦道公司,从这个时候起休斯直升机公司便不付存在,“阿帕奇”也更换主人成了麦道公司的直升机。 作为一种“先进的攻击直升机”,AH-64A“阿帕奇”代表的是80年代的技术水平,其中包括机体设计、机载装备和武器等多方面。在总体上,“阿帕奇”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在结构设计上很有特色,从而保证了该机具有比较好的基本性能和生存能力,以至于在以后的改进改型中,在机体设计上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直升机最关键的部件是旋翼,“阿帕奇”采用的是四片桨叶全铰接式旋翼系统,旋翼桨叶翼型是经过修改后的大弯度翼型。为了改善旋翼的高速性能,在生产型上采用了后掠桨尖。旋翼直径14.63米,桨叶弦长0.53米,扭转角负9度。桨叶上装有除冰装置,也可以折叠或拆卸。尾桨位于尾梁左侧,四片尾桨桨叶分两组非均匀分布,桨叶之间的夹角分别为55度和125度。机身采用传统的半硬壳结构,后面有垂尾和水平尾翼,尾梁可以折叠。机身前方为纵列式座舱,副驾驶员/炮手在前座、驾驶员在后座,后座比前座高48厘米,视野良好。尤其是驾驶员靠近直升机转动中心,很容易感觉直升机的姿态变化,有利于驾驶直升机贴地飞行。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700-GE-701涡轮轴发动机,并列安装在机身的两个肩部,单台最大功率1265千瓦。机身中部两侧还装有一对小展弦比短翼,翼下各有两个外挂点,后缘有襟翼,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携带武器和为直升机提供部分升力。起落架为大多数直升机所普遍采用的后三点式,但起落架不能收放。 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武装直升机,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往往飞得很低,很容易遭受敌地面火力的攻击,危险性很大。因此,为了提高其生存力,“阿帕奇”在设计上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旋翼桨时设计中,采用了玻璃钢增强的多梁式不锈钢前段和敷以玻璃钢蒙皮的蜂窝夹芯后段设计,经实弹射击证明,这种旋翼桨叶任何一点被12.7毫米枪炮击中后,一般不会造成结构性破坏,完全可以继续执行任务。机身采用传统的蒙皮-隔框-长衍结构,其95%表面的任何部位被一发23毫米炮弹击中后,仍可保证继续飞行30分钟。前后座舱均有装甲,可抵御23毫米炮弹的攻击。 两台发动机的关键部位也有装甲保护,而且中间有机身隔开,两者相距较远,如果有一台发动机被击中损坏,也还有一台可以继续工作,保证飞行安全。提高直升机的生存能力,等于是提高了直升机的作战效率和部队的战斗力,对于武装直升机来说,在这方面花费一些精力甚至付出一些代价(如增加重量)也是值得的。 在机载设备方面,“阿帕奇”比第一代武装直升机有明显的提高,它除了装备一般的通信、导航和救生等设备外,还装有目标截获/标识系统(TADS)和飞行员夜视系统(PNVS)。这些设备在当时来说应该是比较先进的,从而使它在复杂气象条件和夜间作战能力大为提高。目标截获/标识系统包括一台高分辨串电视、一台“直视光学装置”望远系统、自动跟踪器和激光光点跟踪装置。有了这种目标截获/标识系统,飞行员就能够在级何气象条件下,远距离精确搜索、探测、识别和攻击敌方目标。飞行员夜视系统与目标截获/标识系统相类似,它可以使飞行员在各种速度和高度条件下都具有夜视能力,实现贴地飞行。 是否装备专门的进攻性的武器系统?是衡量一般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的重要标志,有的直升机虽然装备武器,但仅仅是为了防御,这样的直升机也不能叫做武装直升机。“阿帕奇”的机载武器是比较强的,装有一门XM-230-EI型30毫米链式机关炮,备弹1200发,正常射速为每分钟625发,这种机炮的炮弹可与北约组织所采用“阿登”和“德发”机炮炮弹互换,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两侧短翼下共有4个外挂架,可携带16枚“海尔法”半主动激光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如果选装70毫米的火箭弹,每个挂架下可挂一个19枚火箭的发射器,最多可带76枚火箭。这样的配置在现役武装直升机中也是少有的,它可以同时攻击多个地面目标。 改进改型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AH-64A“阿帕奇”是一种技术先进、设备精良、生存能力和综合作战能力都比较强的武装直升机,但也是美国陆军中最复杂的武装直升机。自从1984年开始投入使用以来,已生产了800多架,主要装备美国陆军和国民警卫队,同时出口以色列、抄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希腊、英国、荷兰、日本和韩国等。先后经历过1989年12月的美军入侵巴拿马,l四1年的海湾战争以及波黑战争等实战考验。特别是在海湾战争中,参加数量多,出动频繁,且战果累累。因此战后“阿帕奇”成了军机市场的抢手货,不少国家争相购买。 但是,在平时的训练和实战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前面提到AH-64A“阿帕奇”率先装备了飞行员夜视设备(PNVS)和目标截获/识别系统(TADS),这既是它的先进之处,也是问题所在。PNVS安装在机头上方,它可以使飞行员(正或副驾驶员/炮手)在夜间能通过头盔显示瞄准系统(IHADSS)看到机外l比1(原大)的景物图像,景物图像显示在飞行员头盔的单镜片上,而且在这种景物图像上可以叠印直升机的空速、飞行高度、方位等简单飞行数据。TADS位于PNVS下方,它可以在白天或黑夜为飞行员提供放大了的目标图像(放大图像有利于识别和攻击),不同的是这种放大图像在前舱是显示在副驾驶员/炮手的头盔镜片上,在后舱则显示在正驾驶员前面的显示屏幕上。让飞行员能看到机外的原大景物和放大的目标图像,这对于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和识别、攻击目标肯定是大有好处的,问题是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的TADS和PNVS都使用8--12微米波的前视红外技术,雨、雾和灰尘等都可以阻碍该范围内的红外线的传播,因此只要是小雨或湿度较大的天气就能减弱红外图像的对比度,影响PNVS和TADS的使用; 其次,AH-64A“阿帕奇”的主要武器是AGM-114“侮尔法”反坦克导弹,两侧翼下分别可挂两层8枚,共16枚。该导弹由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专门为AH-64武装直升机所研制,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方式,主要用于攻击地面坦克和装甲车辆,但它也有缺点:一是雨、雪天气阻挡激光束的传播,使导弹无法制导;二是因为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方式,导弹发射后,必须由装在直升机上的激光指示器照射和指示目标,因此从目标捕捉、导弹发射到命中的全过程,“阿帕奇”直升机始终都处在暴露状态,很容易受敌方火力的攻击。 第三,AH-64A“阿帕奇”是目前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主力装备,已装备35个大队,共727架。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武装直升机,座舱内仅各种开关就达1250个,飞行员操纵难度大,负担重,而且容易出现失误。另外,“阿帕奇”虽然是美国陆军采用军标1553B数据总线的第一种宣升机,但机上的设备和系统没有全部与总线交连,直升机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 针对这些问题,早在80年代初美国陆军就提出要改进AH-64A“阿帕奇”直升机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1985年马丁?玛丽埃塔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获得研制直升机机载恶劣条件下的火控和截获雷达(Hawfcar)的合同,即开始研制机载“长弓”雷达,当时称机载恶劣天气武器系统(AAWWS)。 战斗机的机载火控雷达一般工作在I/J波段,即8-10千兆赫范围,但这种雷达不适于武装直升机使用,因为武装直升机飞行高度要比战斗机低得多,其机载雷达必须能在有严重地面杂波条件下工作。经研究表明,在地面杂波很强的环境中,毫米波容易甄别,而且毫米波雷达的天线尺寸较小,适合在直升机和导弹上安装。通过试验还证实,在35千兆赫的Ka波段附近,毫米波回波的信噪比较高,而地面杂波最弱。 1986年6月,美国陆军开始对“长弓”毫米波雷达进行原理性试验。1987年秋,将3校“海尔法”导弹改装了主动雷达引导头(成为“长弓海尔法”导弹),并进行了地面发射试验。1989年5月,在一架“阿帕奇”直升机的旋翼轴顶上装上“长弓”雷达天线整流罩模型进行飞行试验,天线罩为扁圆形,直径132厘米,高76厘米。随后,又在这架直升机上安装了试验性的“长弓”雷达进行试飞,这种装“长弓”雷达的直升机就称为“长弓阿帕奇”验证机。飞行试验结果证明,旋翼轴顶上的天线罩除在快速飞行中会增加一点阻力外,对直升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几乎没有什么影响。1993年8月,第一架AH-64D“长弓阿帕奇”原型机首次试飞。1994年6月,“长弓阿帕奇”原型机第一次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的“长弓海尔法”导弹进行打靶试验,结果一弹击中了4.2公里处的一辆行进中的T-72坦克,效果非常好。从此,AH-64A“阿帕奇”的发展型-AH-64D“长弓阿帕奇”问世。 在此之间,麦道公司还推出了一个“阿帕奇”的多阶段改进计划(MSIP),先后出现了AH-64B和AH-64C两种型别。AH-64B是根据1991年海湾战争的使用经验提出的改型,与AH-64A相比主要加大了左前方的电子设备舱,具有发射AIM-92“毒刺”空对空导弹的能力,加装了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自动目标移交系统(ATHs),并改善了直升机的可靠性、适用性和维护性(RAM)。原计划将254架AH-64A改为AH-64B,但该项目已于1992年取消。 AH-64C也是在AH-64A“阿帕奇”基础上的一种改型,它除了没有装“长弓”雷达外,其余基本与AH-64D相同。该型机已于1994年1月首飞,计划用美国陆军现役的AH-64A改装540架(有的资料为584架),1995年中期开始交付使用。剩下美国陆军还有227架AH-64A将全部改成AH-64D“长弓阿帕奇”,原计划该改型从今年起开始服役,按照新编制将装备25个大队,每个大队有3个中队,每个中队装备3架AH-64D和5架AH-64C。由于这两种机型除雷达外基本相同,执行任务的直升机可以通过自动目标移交系统共享战术情报信息,因此没有“长弓”雷达的AH-64C也可以发射AGM-l14“长弓法尔法”导弹,因为它是主动雷达制导的,发射后可以不管。 "长弓阿帕奇"的设计特点 从外表上看,除了旋翼轴顶上多了个扁圆形的天线罩以外,“长弓阿帕奇”与“阿帕奇”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长弓阿帕奇”技术水平和综合作战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难怪麦道公司(现并人波音公司)正雄心勃勃,不但要将现役的AH-64A全部改装成AH-64C/D,而且还扩大生产新的AH-64G/D供应国外客户,以便与欧洲直升机公司的“虎”式、贝尔公司的“超级眼镜蛇”、阿古斯塔公司的“猫鼬”以及南非和俄罗斯生产的武装直升机进行竞争。现在英国已订购91架AH-64G/D,荷兰、韩国等也都先后订购“长弓阿帕奇”。这说明经改型后,AH-64D确实有了较大提高,其更新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l)换装“长弓”雷达 之所以将AH-64D命名为“长弓阿帕奇”就是因为换装了“长弓”毫米波雷达。该雷达原理样机重226公斤,生产型已降为l72公斤。雷达天线安装在主旋翼轴的顶部,可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连续扫描,也可以对某个扇形区进行重点扫描。“长弓”雷达发射波具有脉冲短、不易探测的波形、小的旁瓣和一定程度的频率捷变能力,不易被截获和干扰。当直升机在复杂地形的掩护下,这种雷达波可以穿过恶劣大气环境,发现机载红外设备发现不了的伪装在地面杂彼中的目标,并可以通过目标探测和分类设备将雷达探到的目标信号特性与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比较,依次排列出对载机的威胁等级。在跟踪瞄准目标时,不但速度快(比现在的瞄准手段减少70%的瞄准时间),而且可以瞄准多个目标。 “长弓”雷达具有多种工作方式,在空地方式时可探测空中目标,但在空空方式时不能探测地面目标。 一架装备“长弓”雷达的AH-64D能为整个攻击中队提供空中警戒。“长弓”雷达还具有地形跟踪能力,这种方式一般在飞行员的夜视设备和夜视镜(NVG)不好使的情况下使用。 (2)装备“长弓海尔法”导弹 以前的AH-64A只能携带半主动激光制导的“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整个发射过程需要载机对目标进行照射指引,影响了直升机的安全。而AH-64D则可装备AGM-114L“长弓海尔法”导弹,由于它采用了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对于目标的特征和位置信息可被导弹所“记忆”,即使直升机雷达不再照射目标,弹上的毫米波主动雷达导引头也能引导其命中目标。此外,AH-64D又增加了两个外接点,可带4枚“毒刺”、4枚“西北风”或2枚“响尾蛇”红外格斗导弹,从而提高了该机的空战能力。其它武器没变。 (3)简化座舱设备 为了减轻飞行员的负担,对座舱内的设备进行了简化。如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功能可变控制键的使用,使座舱内的开关总数从过去的1250个减少到了现在的200个,取消了飞行员头顶上的控制板,并将所有的控制开关组合到驾驶杆和显示器上,减少了由于飞行员需要经常操纵机身两侧开关而造成的忙乱情况。AH-64D仍保留了AH-64A型上的飞行员夜视设备和目标截获/瞄准系统,一旦遇到恶劣天气不能使用或效果不好,可以得到“长弓”雷达地形跟踪功能的帮助。一些主要飞行仪表依然保留,但主要是作为备份。原来座舱里的黑白显示器,改成了重量轻、能耗低的彩色液晶显示器。据介绍,以后AH-64D还可能采用能显示地形垂直变化的彩色地图屏显装置。经过这些改进后,不但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同时提高对战场情况的了解。 (4)改进通信、导航设备 对“阿帕奇”的通信系统也有相当大的改进,如AH-64D装备的改进型调制调解器,它能在4台收发机上同时发射和接收信息,通信速度可达到每秒16000字节。而且该装置与美国陆军的战场数据系统兼容,可以相互分享目标数据和实时图像。此外,“长弓阿帕奇”有高频、特高频和调频电台,还有一台高额电台用于直升机贴地飞行时使用电离通信或地波通信。在导航设备上,AH-64D采用了利顿导航和控制系统公司的LN-100轻型惯性导航设备。这种采用环形激光陀螺的惯导设备,其精度是AH-64A采用的LRAB-80的10倍,可靠性是后者的3至4倍。它还可以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交连,可进一步提高导航精度。 (5)采用大功率发动机 由于大量的改进,使AH-64D的起飞重量增加500多公斤,因此采用了两台功率更大的T7O0-GE-701C型涡轮轴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是T700-GE-700的一种改型,但单台功率增加了144千瓦,最大功率达到1409千瓦。 “长弓阿帕奇”在设计中还充分考虑到全机的维护性要求,尽量采用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的电子组件和设备,使该机的维护性能更好。机群飞行50000小时后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将达到80小时。

经典的阿帕奇直升机可以载多少人

“阿帕奇”直升机的攻击性虽然有目共睹,但它只能搭载两个人。阿帕奇:起飞重量6552千克,最大允许速度365千米/小时,最大平飞速度与巡航速度293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高度1220米,35℃)4.32 米/秒,实用升限6400米,悬停高度(有地效)4570米,(无地效)3505米,航程(内部燃油)482千米,续航时间(高度1220米,35℃) 1小时50分钟,最大续航时间(内部燃油)3小时9分钟,极限过载(低高度、速度304千米/小时)+3.5/-0.5g。结构特点:(总体布局、材料、动力等)总体布局 4片桨叶全铰接式旋翼系统,采用钢带叠层式接头组件和弹性体摆振阻尼器。尾桨由2副2片桨叶的旋翼装在同一叉形接头上。机身装悬臂式小展弦比短翼,可拆 卸,每侧短翼下有2个挂点。后三点式轮式起落架,起落架支柱可向后折叠,尾轮为全向转向自动定心尾轮。动力装置 2台通用电器公司的T700-GE-701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1265千瓦,应急功率1285千瓦,从第100架AH-64A起装T700-GE-701C发动机,单台应急功率1417千瓦。武器 装休斯公司的XM-230-E1型30毫米机炮,备弹量1200发,正常射速652发/分,可携带16枚“地狱火导弹”,可选装70毫米火箭弹,每个挂点可挂一个19管火箭发射巢,最多可挂4个发射巢,共76枚火箭弹。尺寸数据 旋翼直径14.63米,尾桨直径2.77米,机长(旋翼、尾桨旋转)17.76米,机高(至垂尾)3.52米,(至尾桨)4.30米,短翼翼展5.23米。重量及载荷 空重5092千克,最大起飞重量9525千克,最大外挂载荷771千克,主要任务重量6552千克 不久前,英军在阿富汗上演了一次迄今为止最为惊险的营救行动,阿布罗斯第45突击队的4名海军陆战队员蹲伏在两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侧翼上飞往战场,营救他们失散的同伴———一等兵马修·福德。 15日,英军对位于阿富汗赫尔曼德省的武装分子基地贾格鲁姆堡发动了一次攻击。由于塔利班炮火猛烈反击,攻击行动最终宣布失败,4名英军士兵受伤。撤退回来后,英国士兵发现一等兵福德不见了。 4名海军陆战队员立即着手策划营救行动,“阿帕奇”直升机的飞行员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驾驶“阿帕奇”重返战场营救失散同伴。但这无疑相当危险,即使在训练时,他们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演示。 “阿帕奇”时速可达180英里,机身上装有螺栓把手———最初用于飞机维修时固定维修人员的身体。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能用作安全把手,士兵可以用依附在夹克上的一个铁锁钩住把手,而后再用皮带将自己固定在侧翼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两名“阿帕奇”飞行员以及4名海军陆战队员(每个侧翼上1名)便向贾格鲁姆堡飞去。飞行途中,虽然有其他兄弟部队为他们提供炮火掩护,但他们还是要时时刻刻躲闪来自敌军的子弹。 最终,两架“阿帕奇”直升机分别在贾格鲁姆堡的围墙内外两侧降落。4名海军陆战队员从侧翼上跳下,与提供掩护的陆军航空兵会合。很快,他们就确定30岁的一等兵福德已经阵亡了。4名海军陆战队员只能将他的尸体绑在其中一架“阿帕奇”上,而后迅速飞往安全地带。 勇敢行为实属“无奈” 营救队员的勇敢行为虽然得到首相布莱尔的称赞,但英国军方也同时意识到,这些海军陆战队员的临时行动可能是被迫的,原因是英军在阿富汗地区缺少足够的担负救援任务的直升机。“阿帕奇”直升机的攻击性虽然有目共睹,但它只能搭载两个人。 http://cimg2.163.com/photo/0001/2007-01-25/35MH1BMV04NO0001.jpg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