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1,辽宁舰15人牺牲真相震撼揭秘(歼11性能参数)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16 18:40:56
中国歼11战斗机有几
中国拥有超过1060架战斗机和截击机。2014年底,中国拥有近1900架空军作战飞机,包括轰炸机和攻击机,其中600架是现代战斗机(第四代)。中国拥有253架歼11战斗机和15架歼15舰载机。正在生产改进航电设备的歼-11BS多用途远程战斗机(原型机1架,量产24架),其概念类似于美国的F-15E攻击鹰战斗机。文章认为歼16战机是俄罗斯苏-30MK2的“复制版”。歼-11,中国制造的苏-27战斗机。自1992年以来,中国已经引进了100多架苏-27战斗机。1997年,俄罗斯与中国签署协议,使中国能够生产苏-27战斗机。中国自己的战斗机被命名为歼11。歼11系列战斗机是中国引进俄罗斯苏-27SK后研制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它是一种单座、双发、全天候的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是中国目前空军的主要装备。歼11战斗机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优良的空中机动性能和较强的中远程打击能力。它装备了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能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全天候作战。近年来,在重大作战演习中,它猎鹰般敏捷的身影到处飞舞,是夺取制空权、实施远程火力打击的“蓝天钢刀”。1997年,俄罗斯与中国签署协议,俄罗斯同意中国可以生产苏-27战机。我国生产的这种战斗机被命名为歼11。前期是特许苏-27SK,后期大幅改进,成为性能更好的新型战机。目前,该机已成为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装备于各大军区空军,为维护我国空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历程1989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冰封了30年的中苏关系终于掀开了新的篇章。莫斯科渴望改善与北京的关系,戈尔巴乔夫为此送了一份礼物,——,重启中苏军事合作。1989年9月,苏联《红星报》刊登了对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将军的专访,他说,如果中国想获得米格-29等高性能飞机,“苏联政府认为不存在政治障碍”。这一谈话如雷贯耳,在国际政治和军界引起轩然大波。外界将他的话视为中苏全面和解的开始。俄罗斯解密档案显示,1989年上半年,苏共内部热议的诸多问题中,苏联是否应该与中国和解是其中之一。相当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认为,被阿富汗战争搞得筋疲力尽的苏联,已经无法单独对抗美国,国际上将出现“美国一家独大,超级强大”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认为不再需要与中国结成反苏统一战线,“遏制中国”逐渐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线。苏联政府对国际形势的这一判断,成为其推动中苏乃至后来中俄军事接触的首要动机。正如俄罗斯前外长普里马科夫所说:“现在轮到我们对美国打‘中国牌’了。”由于性能先进,苏-27只装备了苏联国家防空部队,即使在苏联也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由于这个原因,苏联在最初的谈判中不愿意出售苏-27。1990年5月31日,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领的高级代表团访问莫斯科。这次访问,双方签署了《会议纪要》,中国购买苏联武器进入程序性谈判阶段。正是在那次会面中,中国军人了解到,除了米格-29战斗机,苏联还有更先进的苏-27。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访问中,苏联空军在机密的库宾卡基地向来宾展示了苏-27战斗机。苏-27的优越性能让中国大为赞赏,也坚定了中国引进苏-27的决心。米高扬设计局的首席设计师别里亚科夫说,苏联的意图是什么
然而,在会谈中间的休息和晚餐时,曾在苏联学习过的中国领导人和苏联领导人回忆起两国并肩前进的岁月,苏联官员被那激情的岁月所感染。在中国代表团即将离开时,苏联代表突然向中方传达,苏联政府原则上批准向中国出售苏-27。在做出出售苏-27的决定的同时,苏联开始考虑是否降低照常出售给中国的苏-27的技术水平,但是用“简化版苏-27”来忽悠中国人真的太难了。1990年12月,中苏就苏-27的出口进行了最后的磋商。“谈合了,吵了,进了,退了”,结果却皆大欢喜。28日,中国在北京签署了购买24架苏-27SK单座战斗机和苏-27双座教练机的协议。作为苏-27的首次出口,中国买的苏-27规格与苏联自用机型相同,合同金额的70%以易货方式支付。1992年6月27日,包括8架苏-27SK单座战斗机和4架苏-27UBK双座教练机在内的首批12架苏-27战斗机从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吉达机场起飞,于当天上午10时15分经蒙古国安全抵达中国空军芜湖基地。苏-27正式加入解放军空军装备序列。1992年11月8日,订购的战斗机全部交付,另外获得两架战斗机进行研究和试验。之后中俄继续苏-27的贸易,包括上面提到的12架苏-27,中国有26架苏-27SK和苏-27UBK。1995年,中国采购了第二批,但型号变成了更先进的苏-27SMK,共24架。1993年,双方商定,俄罗斯将提供零部件和技术,帮助中国企业联合生产苏-27,基准型号为苏-27SK。1993年10月,中央军委将苏-27列入空军装备发展序列,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负责仿制生产。1993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解放军总参谋部联合发文,关于仿制苏-27和AL- 31F涡扇发动机。苏-27战机的改装仿制正式全面展开。对于航空工业来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将从苏-27获得的先进技术用于自研项目,比如用AL-31F发动机改装新一代战斗机,用R-27和R-73空空导弹加强国产歼7和歼8的战斗力。我对仿制苏-27没兴趣,大部分都是
意见认为仿制俄制战机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项目,例如歼-10战机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最高军事决策层——中央军委做出了以下发展策略:即在自力开发新一代主力战机的同时,将仿制或者转让制造苏-27提上日程,保持并提升国家航空科研的实力。 对于俄罗斯来说,似乎更愿意向中国销售的是产品而不是技术。但在中国方面强烈要求技术转移,否则该机的采购量将不超过48架的压力下,双方于 1993年8月展开谈判。在经过3年的拉锯之后,1996年12月6日,俄中签订了转让苏-27生产许可证的协定,整个合同总额估计为25亿美元。 根据合同,中国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属下的沈阳飞机制造公司(112厂)在15年时间内制造200架苏-27(年产约14架),其中第一批苏 -27的机体全部由KnAAPO提供,以后批次的机体逐步过渡到由中国航空工业根据俄罗斯转让的全套工艺文件自行制造,但俄罗斯仍然提供全部200架飞机 所需的发动机、雷达及电子设备、机载武器。中国沈阳生产的苏-27不允许出口给第三国。如果生产数量达不到要求,中国可以要求俄罗斯生产。 中国制造苏-27代号为“11号工程”,装备部队的正式名称则是歼击-11型战斗机。在谈判的开始阶段,KnAAPO向中国推荐的型号是单座多 用途型苏-27SK,但中国空军的评估认为在现代高威胁环境中,飞行员显然难以单独担负危险而复杂的对地攻击任务,F-15E这样的双座多用途型才是最佳 选择。最终放弃自行制造苏-27SK而选择了购买苏-30MKK、自行生产并改进苏-27SK型的道路。 1997年夏天,俄罗斯向中国方面交付了全套工艺文件。1998上半年,沈飞开始组织生产首批2架苏-27。1998年9月1日,第一架组装飞 机首飞,第二架年底试飞。1999年9月后,这两架国产歼-11开始交付部队。他们被装备到空2师6团,与俄罗斯原装的苏-27进行对比,据信经飞行员的 对比使用,认为达到了俄罗斯原装飞机的水平。 2001年,沈阳军区空军的空1师1团——中国空军资格最老的部队,开始批量换装歼-11战斗机。 2002年,有消息说歼-11装备了位于河北张家口的空7师,这是北京军区空军的第一支苏-27部队(河北沧州的K026基地为空军直属)。2003年,据称位于宁夏银川的空6师也开始装备歼-11,这是兰州军区空军的部队。至此,中国的七大军区空军部队都部署了苏-27系列战斗机,以适应不同方向的作战需求。 在组装仿制和国产化中,在我国出厂的苏-27逐个批次性能有所提高,整机进口的苏-27也不断得到改进,尤其在电子设备方面。依靠我国现有某些 远远优于俄罗斯的电子技术,国产歼-11最终将采用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安装多个多功能彩色显示器,改进电子对抗能力,增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2003年12月6日,歼-11新型号由毕红军驾驶完成试飞,标志着该型号的研制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新歼-11改型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航电系统与苏-27相比有了较大提高,雷达火控武器均采用了更为优秀的国产产品。至此国产歼-11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功告成。发展型号歼-11A歼-11A 即中国生产的苏-27SK,其主要性能指标与苏-27SK基本相同。沈阳生产的歼-11A在俄罗斯与中国都没有列入苏-27系列进出口统计,被另外计算。 所以沈阳生产的歼-11具体数量外界难以了解。但是根据已装备了三个团的情况计算,那么应该是已经生产并装备了72架战斗机(中国空军的每个战斗机团一般 装备24架飞机)。另外加拿大汉和防卫评论的最新报道,沈阳飞机公司最近已经收到了第95套苏-27SK的组装套件。并称“目前整个组装生产非常顺利”。 根据所见到的少量照片,中国自行生产的苏-27在工艺方面甚至超越俄罗斯生产的原型。并有传闻,中国航空工业的专家正尝试着将自行研制的雷达、发动机、机 载武器换装到歼-11上,这些装备的不少性能比俄罗斯所提供的装备更为先进。2006年,中国最后一批17架歼-11A战斗机下线,苏霍伊飞机公司希望中 国追加订购新的苏-27/歼-11A战斗机零件,但目前尚未签署新的合同。随着性能更加优异的歼-11B的投产,预计未来中国将不会再从俄罗斯订购歼 -11A的相关零部件或整机。 歼-11B 是中国在完全吃透苏-27SK后,在苏-27SK/歼-11A基础上研制的新型战机。中国从1996年开始,以在辽宁省沈阳市组装生产的苏-27战机为模 型,利用十年时间研究开发了此型战斗机。此一机体款式等方面几乎是复制了苏-27,但各种功能却都利用中国技术予以提高改进。相比于苏-27SK/歼 -11A,歼-11B的主要设备全部换成国产型号,是脱胎换骨的改造。歼-11B进行的改进包括:采用复合材料(主要是碳纤维),机体重量的飞机减少 700多公斤,机体寿命增加一万小时;重新设计发动机的进气口,以减少雷达横截面,再加上采用复合材料,并应用雷达吸收材料;将航电设备换成了国产的标准 装备,可以混合装备R-77与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等国产精确制导武器,对地攻击能力强大;驾驶舱采用四个新的平视显示器;装备WS-10涡扇发动机; 采用国产新型火控雷达,据估计可同时探测2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的6个目标,而苏-27SK仅能同时攻击2个目标;新安装了一个紫外波段导弹临近预警 系统,两个传感器安装两边的尾部;采用的153项随机研制的国产最新电子设备。据称歼-11B载油系数达到37%,最大航程(空中一次加油)5200公里。另外,歼-11B上的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具备了自我检测/修复系统项 目。首架装备WS-10发动机的歼-11B原型机于2003年试飞,目前至少有三架原型机,编号为523、524、525。2009年10月1日,歼 -11B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阅兵及 随后向各国空军领导人的静态展示活动,这也是该型战机首次公开亮相, 歼11B战机被定位为“打赢未来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点型号”,“是党中央、国 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重大决策”,是党和国家赋予沈飞的“崇高历史使命”。随着一系列技术瓶颈的成功突破,歼11B的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其性能已远远超过其 原型机苏27SK,现已进入加速生产的“黄金时代”。J11B采用的153项先进电子设备,全部是首次随机研制的国产最新电子设备;2001年8月23日,某型飞机综合航电系统发图开辟了六0一所 型号发图的第三个主战场。该部在重点型号飞机设计中重构整个航电系统,任务相当艰巨。但他们知难而进,勇挑重担,与时间赛跑。经过7个月奋力拼搏,于今年 3月底按时完成了某型飞机综合航电系统发图工作,共发出图纸2万多张A4。国外完成一种型号飞机航电系统设计通常需要两年时间,而六0一所仅仅用了不到8 个月! 歼11最大航程(空中一次加油)应该是5200公里,J10的雷达直径是680,J11是980;14所研制。 J11B上的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具备了自我检测/修复系统项目,J11B里面的设备都换成国产的了。相对SK,是脱胎换骨的改造。 维护性大幅度提高;歼11B已经装有国产新型电子干扰装置,类似f18上面的东西;J11载油系数达到37%;J11B机体寿命1500小时。歼11战斗机项目中国将进行30年,从90年到2020年,歼10军 方暂时不会采购超过150架,可能主要用与出口,歼11项目将装备700架左右,作为中国21世纪前20 年的绝对主力。具备反辐射导弹发射能力,装备新型霹雳系列反辐射空空导弹和鹰系列反辐射导弹,(歼11挂霹雳-12 x2 R27 x4,R73 x4)完善的对地攻击功能和种类繁多的对地面攻击弹药,包括集束炸弹和激光制导微波制导,电视制导炸弹等,并且能完成地面无缝扫射,还装备散布器可以散布 地雷。 J11还带副油箱,具备空中加油能力,最重要的是最新的自动检测系统,全新的补给拖车系统,更适合空运。J11的造价是J10三分之二左右。 歼-11BS 是在歼-11B基础上研制的双座型战机。该机原来被认为是歼-11B的双座教练型,但后来一般认为该机是类似于F-15E的多用途战斗机。歼-1BS中的 S是双座的意思。歼-11BS将安装WS10A新型涡扇发动,机载火控雷达、机载电子 设备和国产新型武器装备,歼-11BS的作战性能将达到苏-30MKK和苏-30MK2的水平,也有人称歼-11BS超越俄最新苏-35多任务多用途战 机,其研制工作始于2007年。同年6月,曾有一架歼-11BS的模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过展示。据其研制工作始于2007年。在研制过程中,研制方充 分借鉴歼-11B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技术,使进度大幅缩短。歼-11BS在外观上类似苏-27UB,机身大量使用国产最新型复合材料和雷达吸波材料,同时喷涂有国产新型雷达吸波涂料,提高了隐身能力。而 且借鉴苏-30MK2的布局,优化体结构,增加了载油量,增大了航程和作战半径以及载弹量。在航电系统方面,歼-11BS使用了目前国产最新型数字式有源 主动电扫描相控阵雷达,具备强大的对空—对地/海目标探测能力,而且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机头风挡前安装有国产最新型量子阱红外搜索跟踪和光电瞄准系 统。座舱中安装有一部与美国F-35类似的的国产最新型大型整体式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矩阵,采用了国产最新型新型大容量高速智能化中央计算机和国产新型综 合导航系统和国产最新型头盔瞄准显示系统。所有火控探测系统、航电系统和机载自卫/电子战系统都通过国产新型开放式光纤网络与新型大容量高速智能化中央计算机交联,构成整体开放式航电网 络系统。在发动机方面,早期型号将继续采用国产WS-10A“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后期将逐步换装更先进的改进型WS-10B。在机载武器上,歼 -11BS可以使用所有现役和在研的国产精确制导武器。如霹雳-9近程空-空导弹、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鹰击-91超音速远程反舰/反 辐射导弹、鹰击-83亚/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鹰击-82D远程空地导弹、飞腾-2型反辐射导弹以及“雷石”制导炸弹等,而且可以使用和俄制苏-30战斗 轰炸机配套引进的各种俄制精确打击武器如Kh-59ME远程防区外空地导弹。歼-11BS在保持原有空战能力的同时,具备更强悍的对地/海攻击能力,综合 性能强于俄制苏-30MK2。目前已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今后将逐步取代苏-30系列成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远程打击力量的主力。
中国歼11
苏-27型战斗机中国产型号歼—11(苏—27)有250架左右在役
中国歼11 有多少
我国现有SU-27SK/UBK 60架,SU-30MKK/2 95架,J-11 100架,J-11B/BS 100架。双发SU-27系共355架,其中国产J-11共200架。
中国有多少架歼11?
1992年进口的SU27已经全部退役。SU30摔了7架. SU27/J11/J11A/J11B/J11BS摔了12架,其中1996型以后的是11架。 中国截止2009年9月底,有 SU30系 93架;SU27-J11系188架。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