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党的历程,冬奥会和党史的联系(党的奋斗目标是啥)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建设历程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建党时期为1919年5月33541921.7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建设历程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建党时期为1919年5月33541921.7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一次次失败,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政治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干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共产党(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7 . 7)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促进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然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国民党右派在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中的领导,这导致了国民党右派在1927年的成功。3.从向井冈山进军到七七事变(1937.7年7月——1937,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次重大的生死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成功地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二次,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制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认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战胜利(——1945.8,抗战时期)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全国人民的热情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建立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八年的艰苦抵抗,强大的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了,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3541949年8月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民、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6.从争取恢复国民经济到完成“三大改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是1949年10月12 . 12 . 12 . 12 . 12。)从1949年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面对处处困难的局面,成功地度过了遵循“不要四面出击”政策的三年。从1952年开始,发动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是1955年。)自1957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在扩大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方面也出现了“左”的错误。36860.88868888686从批准海瑞罢官到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3月),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上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长达十年的全球性内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9.从“流浪两年”到十一届六中全会(1971年拨乱反正时期。),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持有“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社会主义建设陷入停滞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并通过了《决议》,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第三次转折。10.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从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集体的平稳交接。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资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经过多年的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和大部分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彭、金马,并于1949年在北京成立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首先在上海成立。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李达、陈望道、余秀松等。陈独秀担任书记。早期上海党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党建活动的联络中心,在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团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际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中国,中国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英勇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主要是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参考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百度百科

pg" alt="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建设历程" />

党的发展历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F.context("wywContentAnswerPayChatList-3698975002", [{"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content":null,"ctype":1,"type":2}]);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 1946年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党的历程和对党的认识

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1919.5.——1921.7.)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1927.7.——1937.7.)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6、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 1949.10.——1956.12.)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茅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8、从批“海瑞罢官”到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3)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并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制定并通过,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胜利完成,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转折。10、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1982年9月12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四化和高度文明、民主);1987年10月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1992年10月14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9年15大:明确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2002年11月16大:提出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明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目标和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创始人:毛泽东,董必武,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陈潭秋,何叔衡,张国涛,刘仁静,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马林。  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邓中夏,罗章龙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2.土地革命时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补充: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抗日战争时期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解放战争时期  (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专题感悟:  1、 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新中国。  2、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正确的党。我们要好好学习,拥护党的领导,立志做一名共产党员。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